5月8日是世界微笑日,这一天不仅是对笑容的庆祝,也是对心理健康与幸福生活的倡导。笑容的背后,是心灵的舒展与能量的释放。
在中国能建中南院心理咨询室里,一位员工放下沙具,眉眼弯弯:“原来压力可以这样释放啊!”无需刻意调动表情,无需用力追逐快乐。一次敞开的对话、一场温暖的互动,足以让笑意从眼底漫到嘴角。因为真正的微笑,从来不是嘴角的功课,而是心花绽放的声音。
近年来,中南院以“心理咨询工作室”为平台,“满天星”心理志愿服务团队为依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关爱活动,为员工注入“心”能量,让微笑由内而外自然绽放。
团辅活动,越“玩”越轻松
在中南院心理咨询室内,一场以“释放压力,放飞心情”为主题的体验活动吸引了十余位员工参与。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大家通过沉浸式OH卡体验,探索压力形成的原因和解决途径。这样的心理关怀活动,每个月都会在员工中开展,成为了中南院志愿服务的一张名片。
“一开始,大家对心理服务有些顾虑,但团体心理辅导的游戏氛围让我们很快放下了戒备。”一位参与活动的员工分享道。这种有趣且体验性强的活动不仅受到员工的喜爱,还吸引了家属和孩子们的参与。
暑假期间,亲子团体辅导活动场场爆满,孩子们在沙盘游戏中学习表达,家长则在后续的课堂和沙龙中提升亲子沟通技巧。正如工作人员所说:“一个孩子会影响一个家庭,良好的家庭关系是员工高效工作的保障。”
此外,工作室还根据不同时段的需求设计主题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项目施工高峰期,开展“心灵港湾,幸福起航”嘉年华活动,以游园打卡的形式帮助长期驻守一线的员工减压;在“三八”妇女节,举办“幸福家庭从好好说话开始”沙龙,引导女性员工关注自我成长与家庭沟通;在“六一”儿童节,通过心理小剧场教孩子们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这些活动不仅让员工和家属正确看待压力、疏导压力,还让他们重新与自己对话,感受到心理关爱的滋养。
你的emo,我们愿意听
如果说团体心理辅导是微笑的起点,那么一对一心理咨询则是让微笑深入心灵的桥梁。
在心理咨询工作室的个体咨询室里,一黄一蓝两把相对而置的椅子见证了无数畅所欲言的时刻。员工在这里与咨询师分享困扰,探索内心世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有些员工在团体心理辅导后还想进一步拓展‘内存’,于是尝试一对一咨询,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工作人员介绍道。为了满足员工多样化需求,工作室每月邀请外部专业咨询师驻点服务,同时建立内部咨询师动态响应机制——从职场压力疏导到家庭关系调解,从日常情绪波动到个性化心理支持,多维度织就一张"随时在线"的暖心网。
这份关怀,甚至跨越山海与晨昏。工作室通过电话、线上访谈和外部咨询师支持,为远在异国的一线员工提供心理援助。在特殊节日,还会组织海外员工的孩子参加活动,并与父母视频连线,让亲情跨越距离,温暖彼此的心灵。
心理福利,关爱传下去
中南院的心理关爱服务不仅仅停留在活动层面,更形成了一套专业长效的“心”体系。在逐步完善相关制度体系的同时,中南院将心理健康知识宣讲与联学联建·融通融合“六个一”主题行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相结合,形成了专业务实、规范有效的心理关爱机制。
2022年成立的“满天星”心理志愿服务团队,现有30名志愿者均来自院里,他们中包括国际EAP专员、催眠师、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指导师等。他们定期接受培训,深入一线工地宣讲心理知识,将关爱传递给更多人,打造“身边人服务身边人”的温情网络。
此外,中南院还引入外部专业机构,为危机干预和能力建设提供支持,形成了内外结合的全方位服务矩阵。截至目前,中南院已开展讲座、团辅、个案咨询等活动数百场,发布心理专刊近30期,覆盖员工及家属上万人次。这些数字背后,是员工心态的积极转变和“心”能量的不断积累。
微笑,是世界上最温暖的语言。中南院用专业的心理服务和走心的关怀,让微笑从“心”出发。在世界微笑日这个特别的日子里, 愿每一个你,笑靥如花,生活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