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投资、云南院参股投资并总承包建设的大理鹤庆均华光伏电站(水井场址)70兆瓦项目(以下简称“水井项目”)成功实现全容量并网投产。
历时20天,项目部硬是从陡峭的山崖上全新开劈出进场道路1.6公里,最高开挖高度30余米,开挖方量约6.6万立方米。其中约800米长的玄武岩山体,因无法使用爆破技术,采用210破碎重锤进行破碎,破碎方量约2.14万立方米。
44天,水井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投产,率先完成了中电工程“保投产”目标任务。浇筑微钻孔灌注桩23060根,安装支架5672组,安装16.8万片双玻组件,70兆瓦全容量并网,再次刷新云南院光伏建设历史纪录。“肯吃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经受千锤百炼!”是对水井项目团队工作的真实写照。44天前,水井项目还是一片荒山坡地,今日再看,一片片光伏板整齐排列,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让荒山坡地披上“银铠甲”,一个个整齐划一的光伏方阵挺立在这片热土之上,把绿色能源变成“金坨坨”。
全容量并网的水井项目
水井项目从6月18日施工道路抢通,同步开展光伏厂区开工建设,到7月31日全容量并网投产发电,44天从荒山变“绿园”,从坡地到“金地”,从无到有、变“光”为“金”的过程见证了云南院挥洒汗水、刷新纪录、跑出“追光速度”的铁军风采。
开工即决战,齐心协力克万难
2023年4月,云南省为提升能源保供能力,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对在7月31日前(简称“731”)并网的光伏电站将执行燃煤发电基准价。这就意味着,如果水井项目要享受电价优惠政策,降低投资成本,增加投资收益,水井项目就必须赶在“731”前全容量并网投产。
为确保工程“731”全容量投产,4月27日,中电工程召开云南区域投建营项目保投产专题会议,为项目加快建设吹响“冲锋号”。中电工程专门成立了“云南区域新能源投建营项目保投产”督导组、工作组,常驻现场一线办公,督导工程建设进度。当时的水井项目现场,甚至连一条施工道路都没有,如何打通项目建设的“大动脉”,成了摆在他面前的头等大事。
道路施工作业
施工道路晚通一天,有限的建设工期就耽误一天,这么宝贵的时间一刻也耽误不得。为打通项目建设进场道路“大动脉”,云南院在三种道路建设方案中,通过方案比较、专家评审,选择出技术合理、费用节省、切实可行的最优方案。建设过程中采用600型大挖机、210破碎重锤开展挖掘作业,通过两班倒,日夜施工,高效解决了高边坡、岩石层开挖等难题。
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挖掘机、铲车交替作业,渣土车、压路机来回穿梭,钻孔机、强夯机奋战酣畅,钻孔打眼、开挖山体、运送渣土、碾压平整……工人们不辞辛劳,有序作业。“沿线要开挖很多的高边坡,而且都是硬质岩,工程非常艰难。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我们天亮就开工,中午都来不及休息,匆匆在工地上扒两口盒饭就继续干活,一直干到天黑。”现场一名施工负责人介绍说。
“通了,通了,道路终于通了!”6月18日,随着最后一辆满载渣土的运渣车驶出, 项目现场参建人员齐声欢呼。施工道路的全线贯通,标志着水井项目开工建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水井项目如期全容量并网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时,看着一辆又一辆满载物资、设备的车辆从山脚运达山顶,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能放了下来,但接下来的“硬仗”依然难打。
起跑即冲刺,大干快上不停歇
“摆在我们面前最难的一项任务就是对“731”工期的要求,仅有的一个半月,还要考虑雨天、雾天,这样的时间节点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起跑就是冲刺,面对即将到来的“731”并网发电节点,项目团队没有丝毫犹豫便一头扎进工作中,为项目的建设争分夺秒。
督导组常驻现场督导工作开展
坐落在金沙江河谷地带的项目部,一大早就骄阳似火、酷暑难当,项目部“脆弱”的临时用电因不堪重负而断电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了保障生产,项目部人员给打印机等用电设备装上稳压器,选择在被烈日炙烤的板房内忍受高温,少开空调,尽最大程度保障生产用电。
晚上十点,天空已是繁星点点,动身从项目现场回黄坪镇的杨东洋已是满身疲倦:“项目现场,除了高温,每天还风沙拂面,每天长时间风吹日晒,即使有足够的防暑措施和护具,晒脱皮也成了家常便饭,这环境和天气对项目全体人员,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面对极为紧张的工期和艰巨的保投产任务,陈瑾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陈瑾表示,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细节决定成败,节点目标倒逼我们日夜兼程,施工开始后,我们几乎是按半天时间在排工期、补差距。”
项目碰头会
44天,大家拧成一股绳,克服高温、雨季、多雾等种种困难,紧盯时间节点,整合各种资源,铆足干劲、蓄力冲刺,按照每天平均完成安装1.6兆瓦以上的工作量,“踩下油门”加油干。施工现场打桩施工、基础浇筑、支架安装、组件安装、电缆铺设等多个施工作业面全面铺开,同步进行,机械的轰鸣声,工人们穿梭忙碌的身影,与夜晚的明月繁星组成了一幅如火如荼、紧张忙碌的“盛夏不眠夜”。而项目团队脸上留下的黑白分明的眼镜印记和安全帽绳的晒痕成了大家印在脸上的奖章。
现场即战场,群策群力促进度
针对项目前期报批文件多,云南院全力以赴做好工程前期工作,确保合法合规。多方协调、通力合作,快速取得水保、环保、林草、土地等批复文件。过程中,随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林业办理、征地协调、设备供货等难点问题,确保项目快速、有序的按计划推进。
督导组紧抓节点目标不放松,主动靠前服务、下沉一线,加快现场施工进度安排、加强施工细节把控、强化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组坚定节点信心,不放弃、不退缩,坚持驻守现场,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着力破解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难题,让问题在一线发现,在一线解决,推动项目加快建设。项目部严格对照施工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强与参建单位沟通协调,全面掌握项目建设需求,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确保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
随着工程进度的不断加快,对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的全过程动态管控成了项目部的头等大事。每天晚上,对比今天和昨天的航拍图,仔细查看工作进度,及时根据工程进度纠偏补短成了项目部每天的重点工作之一。
项目部利用无人机航飞拍摄
根据航拍对比,项目部动态调整工期,制定新的施工方案,围绕“卡点”“难点”,对施工现场及时优化,提前预警滞后环节。同时,通过采取增加机械、劳动力,延长作业时间等措施,同频共抓安全、质量、进度和资源投入。并同步考量做好项目建设与资金筹措,全力保障建设资金,提高资金到位率、使用率,为工程建设创造最优外部环境。
在项目建设的同时,云南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践行央企担当,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从材料采购、人力用工等各个环节挖掘潜力,尽量选用当地工人、材料、车辆和机械等,促进当地居民实现就业。
工作中的殷国斌
今年45岁的殷国斌,是当地黄坪镇围子田村人,农业种植是他家主要的经济来源,经同村人员介绍来到水井项目,经过相关培训后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我很自豪参与了水井光伏的建设,不仅能赚到钱还学会了手艺,希望以后有机会还能接着干。” 殷国斌洋溢着微笑自豪地说。
像殷国斌这样从对光伏建设的一知半解,到熟练绑扎钢筋、基础浇筑、组件安装的当地工人有近260名。
决战即决胜,党建引领保投产
6月17日,中国能建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马明伟赴大理州鹤庆县均华光伏电站项目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并对相关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为项目确保如期全容量并网打了一针“强心剂”。
中国能建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马明伟赴水井项目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
“大干30天,确保‘731’全容量投产”,7月1日一大早,一条标语横幅悬挂在项目施工现场,显得格外醒目。当天上午11点,一场党员突击队授旗仪式正在举行。水井项目党员突击队全体队员在项目一线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安全生产为本,以高质高效为要,全身心带动群众投入到项目建设中。面对人力机械资源不足,党员突击队成员科学统筹安排,精心组织调度,积极协调承分包单位,合理划分工区,稳步推进项目建设。
“身为云电设计的一员,我时刻不忘敢拼能赢,项目团队将时刻准备着,为云南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再添新砖。”王谷稳在水井项目全容量并网成功时感慨地说道。
70兆瓦装机容量,44天,云南院成功取得了这场硬仗和大仗的胜利,又一次刷新云南院光伏总承包建设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