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山林深处,沿着蜿蜒的山路行驶,苍翠树木的掩映之中,一座现代化电厂若隐若现,犹如群山中的明珠……
4月22日,这颗明珠绽放出百万能级的璀璨之光——由中国能建江苏电建一公司承建的华电平江一期2*1000兆瓦煤电项目2号机组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自此,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将从群山之间出发,向着湖湘大地一路奔涌。它们携带着中国能建建设者的激情与承诺,以80亿千瓦时的年发电量赋能湘东电网,缓解湖南东部能源供应紧张局面,进一步推动平江县、岳阳市、长株潭地区乃至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
攻坚克难跑出速度“标杆”
平江项目位于湖南省岳阳市,一期建设2台100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是湖南省“十四五”重点能源建设项目。一千多名建设者带着重托,击鼓而进,以奋斗作笔、以实干落墨,绘就起一座标杆工程的工笔画卷。
2021年3月18日,B标段第一罐混凝土顺利浇筑,主体工程施工拉开序幕。2023年4月22日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全程历时25个月,为国内百万机组建设首屈一指的先进工期。
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深入实施基础“334”工程,全面践行项目管理“十化”,锚定“创国优金奖”建设目标,不断攻坚克难。项目体量大,工期紧张,建设过程中受到疫情、高温、超长雨季等不利因素影响,加之场地有限,多家参建单位同时在场内多点交叉施工,施工组织的压力巨大。项目部始终坚持计划先行,以三级网络计划为施工大纲,并结合里程碑节点,适时更新施工网络计划,调整过程中的施工任务,有序组织施工。
2022年10月初,厂用电系统受电节点正在分秒倒计时,但电缆到货突发状况有所延误,坐等不来办法,唯有见行动。项目部立即召开协调会,决定在确保内部质量、工艺的前提下,调整部分灰库和电除尘3X185mm²、3X150mm²规格的电缆就一时之急。一棋落定,全盘皆活,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只见电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昼夜不息,三米一岗、五米一哨,喊着统一的号子,迈着稳定的步伐,粗重的电缆如长龙飞舞,大家或拉或扛,步调一致,用力将电缆一点一点地拉向目的地……10月14日,厂用电系统受电顺利完成。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项目团队相继完成了厂用受电、锅炉水压、汽机扣盖、锅炉点火、汽机冲转、整套启动、机组并网、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八个一次成功,赢得了监理、业主单位的高度肯定。
精益求精树立质量“标杆”
钢筋切口光洁平直;清水混凝土柱表面光滑、棱角分明;锅炉本体的电线(缆)挂钩整齐有序;17米锅炉平台平整、美观;锅炉管道间距均匀、走向合理;电缆敷设弧度一致、排列整齐……走进施工现场,华电平江项目的“质量之美”无处不在,这得益于团队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持续深耕。
工程伊始,项目部根据工程规模、项目定位、社会影响、业主要求等多方面、多角度综合考虑,确定“建精品工程、创国优金奖”的创优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实施高质量管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项目部积极开展质量策划,并制定了《施工质量管理制度》《达标创优实施细则》等相关管理措施,质量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信息化,使管理人员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为提高项目整体施工质量,项目部还制定“提高控制电缆二次回路接线正确率”“提高受热面焊口的一次检验合格率”“提高百万机组壁温投入一次合格率”“提高超超临界锅炉化学清洗合格率”等课题有序开展了QC活动;围绕“一种用于汽轮发电机组找中心工具”“一种循泵房管道用膨胀节”等专利课题进行科技攻关,实现科技成果数量、质量“双提升”。此外,各种技能比武、质量教育培训等活动也在持续展开,有效强化了全员质量意识,提高工程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
生态环保打造智慧“标杆”
项目部大力推广智慧工地建设。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通过升级数字化系统,确保人、物、料全过程管控,实现整个建造过程的信息化、智慧化。
从焊接管理之“一斑”,可窥豹之全貌:焊工进场前,录入“焊工资格管理系统软件”,使焊工的考试合格项目与现场施焊项目相吻合;使用“焊接材料管理系统软件”进行焊材管理,使焊接材料的入库检查、存储、烘燥、发放、回收全过程可追溯;焊接过程中,采用“电焊机智能控制系统软件”,对现场焊机使用电流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有效控制焊接线能量,提升焊接质量;焊接工作完成后,焊接质检员使用手机登录“焊接质量巡检管理系统软件”,系统自动为其生成巡检日志;“焊接全过程管理系统软件”的使用,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现场的焊接质量管控水平,2号锅炉受监焊口无损检测一次合格率达到99.81%。
此外,项目部还广泛应用BIM技术。在发电机定子吊装中,应用BIM技术进行吊装工序模拟,确保吊装一次到位。
平江县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项目部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方面、全过程,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如现场烟风道、循环水管推广采用二氧化碳焊接,其焊接方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能耗低,但质量不降低;项目部在生活区建设一套排放约150m3/d,处理量为8m3/h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生活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作为厂区道路洒水喷淋降尘用水、草坪及树木绿化用水、现场及生活区卫生间冲洗水。
多措并举筑牢安全“标杆”
项目部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刚性落实安全生产“十二个到位”“十五条硬措施”和“五个必须”要求,统筹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和项目建设工作,保持了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
项目经理讲安全、警示教育小课堂、安全知识竞赛……形式丰富的现场安全教育寓教于乐,不断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一本《作业人员行为安全十项禁令》口袋书在手,走遍现场保平安。”项目部员工由衷地说,这本由项目部编制的小册子,集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安全知识和理念于一体,便于随身携带,是跟随大家行走的安全小百科。
有安全意识,更有实实在在的安全举措。平江项目施工场地小,B标段范围内机械布置密集对安全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高峰时期施工现场共有汽车吊、履带吊、门吊、塔吊等起重机械19台,管理设备多、安全风险大。对此情况,项目部加强起重机械的动态管理,并制定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对机械设备选用、安装拆卸、使用维保等检查项目开展月度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做好起重机械管控常态化、监管全面化,提高起重机械设备隐患排查及治理能力,多途径多方式提升起重机械管控质量。
暖心凝心 共建营地“标杆”
职工一心为项目建设,项目部也贴心为他们建设。为增加员工幸福感、归属感,解决项目生活的后顾之忧,项目部致力于标准化营地建设,在十万峰峦之上,打造营地“标杆”。
这里有整洁大气的办公楼、“拎包入住”的生活区、丰富的文体活动、营养均衡的伙食……没有五星级标准,但是有“五星级”用心。
在人才培养上,项目部鼓励自主学习,也开展多样的学习培训。对各专业,开展专项培训、技能比武;对青年职工,落实“传帮带”,让有技术、有能力、有责任心的老师傅出山带徒,进行一对一定向培养。大家增才干、长本领的同时,也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推动项目一步步朝着“标杆”靠近。
十万峰峦上,“能建”起标杆。却顾所来径,豪情满胸怀。
作为江苏电建一公司重点打造的火电品牌工程,该项目获集团(股份)公司2022年度标杆工程、项目管理“十化”优秀示范项目。如今,平江“标杆”已然成为风帆,指引着建设者们开启新的征程,他们将准备奔赴下一个现场,以能建之为,再绘赋能美丽中国的崭新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