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综合报道
中国能建西北城建:浐灞悬明珠 点耀新丝路

  关中风情广运,灞上烟柳长堤。坐落于浐灞生态区的西安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犹如一颗璀璨明珠冉冉升起,成为古都西安新地标,点亮“一带一路”新起点,照耀“丝绸之路经济带”。

  近日,从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传来喜讯,中国能建西北城建建设的西安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荣誉的背后,既是对项目建设者匠心打造精品工程的最高褒奖,也是对中国能建西北城建一流的工程建设实力和卓越品牌形象的充分肯定。


文化赋能耀古今

  20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举世闻名“丝绸之路”。进入新时代,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古丝绸之路重新焕发活力,成为连接130多个国家资源、经贸、人文、生态的合作网络。作为古代丝绸之路起点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西安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开展西安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经贸、商旅、文化交流重地。

  西安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项目位于西安领事馆区外事文化区,采取“大开大合、大疏大密”的设计原则,“大剧院和多功能厅相互映衬,像两块秦岭巨石,又宛如经过精心雕琢的宝石,镶嵌在灞水岸边,虚与实,曲与直,形成完美组合。项目整体设计融合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元素,展现出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魅力,利用新颖的形态和结构,如三角形平面设计、模仿古典灯笼的造型、格栅覆盖的表现形式、异型不规则钢结构网架等,突破常规的建筑模式和造型,提高建筑的功能性和美感,结合多种功能和用途,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期望。”中国建筑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该项目总设计师赵元超如是介绍。

  建成后的西安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成为西安市标志性建筑,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突出国际化、现代化元素,集艺术品展览、商品贸易、文化沙龙、人文交流于一体,是西安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人文交流基地。

  纳藏东方韵味,蕴含古都气质。轻盈而优雅,庄重而典雅,大气而恢宏,西安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屹立丝路起点,形成了时尚与传统的完美结合,浐灞美景尽收眼底,居于其中,流连忘返。


科技创新智慧造

  “作为国资央企,我们要恪守‘两个初衷’,我们的目标不只是将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这个传世之作打造成为精品工程,更是要通过建设这样一个‘浐灞明珠’,让其在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绽放光芒,这是属于我们每一名建设者的责任和使命。”西安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开工伊始,就确定了创建国家优质工程的质量目标。

  “项目体量大、任务紧,各专业施工节点多,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但我们无所畏惧,以高质量优质工程向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项目负责人代表全体员工发出了郑重承诺。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浐灞之滨,一座集结丝绸之路精髓、世界人文经典的国际艺术中心,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正在冉冉升起。素有铁军之称的西北城建将士,快速跑步入场、精心组织策划、科学工期管理、严把质量管控、落实安全责任、发挥总包管理优势,在浐灞之滨与时间赛跑,克服疫情影响,用能建速度、城建品质创造奇迹、打造精品。

  相较于传统房建项目,该工程最大的特点是外部造型奇特、内部结构复杂,特别是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大跨钢结构与混凝土柱的转换结构,实现大跨度建筑的结构转换,在提高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同时,也给施工建设带来难度和挑战。

  为解决工程难点,项目部成立QC活动小组和BIM小组,开展工艺优化和技术攻关。针对剧院大跨度折面网壳结构,通过采用创新支撑胎架及地面拼装、整体吊装工艺,解决了62个不同形状的铸钢节点及各管口高空定位、吊装难题。全过程采用BIM技术辅助施工和管理,精准建模,解决多功能厅31根大跨度、不同截面混凝土斜柱定位难题,保证施工精度。对剧院幕墙石材和玻璃进行精细化排版,并通过3D实景扫描技术,对现场已施工结构主体建模,对比BIM模型,进行误差矫正,保证了19913平方米异形外立面幕墙安装一次成优。

  针对项目外立面高空施工,引入无人机进行常态化巡检,将现场视频画面实时传回管理人员手中,实现验收区域的全方位巡检,提高验收质量,避免视觉盲区,及时发现缺陷和隐患,大大提高验收作业效率,有效确保了项目保质保量按期完工。

  在科技创新驱动下,项目部先后取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省级工法2项、国家及省部级QC成果6项、技术专利16项、国家级BIM大赛一等奖1项。这一项项技术创新,支撑着精品工程的创造,也是西北城建持续建立健全质量管控体系,严抓施工过程管理,厚植工匠精神,努力打造优质工程,奋力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真实体现。

  该工程被列为中国能建首批“十化”建设示范项目,先后获得省市级文明工地、优质结构工程、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西安市“雁塔杯”优质工程奖,中国能建“能建杯”优质工程奖等诸多荣誉,成为陕西省观摩项目,吸引多家建筑企业的上百名建筑行业工作者,齐聚项目进行了实地观摩,交流建筑新工艺。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西北城建的建设者们,在浐灞之滨历经800多个日夜慷慨激昂的不懈奋战,西安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终于一步步从图纸上的构想,变成了绽放眼前美轮美奂的城市新地标。


明珠高悬照征程

  8月3日晚,西安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西安浐灞保利大剧院迎来开业的首场演出,中国爱乐乐团交响音诗《千里江山》这里首演,西安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这颗“灞上明珠”正式揭开了神秘面纱,与广大市民见面。

  之后,剧院又陆续推出了保利演艺与王者荣耀联合出品的热门IP音乐剧《摘星辰》,以及央华版《如梦之梦》、陈佩斯《惊梦》、杨丽萍《孔雀》、广州歌舞剧院《醒·狮》、崔健演唱会、黄绮珊演唱会等市民喜闻乐见的演出。

  至今,已累计演出歌舞类、戏曲类、话剧类、音乐类节目150余场,让更多的市民走进了高雅艺术的殿堂,感受文化艺术的魅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市民群众“家门口的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并且成功举办了哈萨克斯坦商品展览会,助力中亚峰会,成为西安市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人文交流基地。

  工程使用一年以来,结构安全可靠,各系统运行良好,无使用功能缺陷,收获了社会各界的赞誉,达到了预期效果,也得到了使用单位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的高度评价。

  古老与创新,历史与现代,文艺与时尚……如今,这座集结丝绸之路精髓,响应“一带一路”号召,如舞动丝带般的建筑集合体——西安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落成,让人文之都再添亮丽“名片”,成为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文艺作品的交流展示中心,让丝路沿线国家优秀作品进入西安浐灞,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未来,它将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的起点优势,展现西安“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排头兵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助力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让“千年古都·常来长安”再现盛世繁华。

  西安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项目的完美履约,是西北城建践行中国能建《若干意见》和1466”战略,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精品工程的具体体现,也是西北城建近年来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缩影和见证。

  责任见证初心,品质铸就未来。创优展现了西北城建雄厚的工程施工管理综合实力,在业内树立了良好口碑和品牌形象,为市场开拓打下了良好基础。通过创优,不仅打造了一个精品工程,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锻炼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更增强了员工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西北城建将珍惜荣誉,再接再厉,持续秉承“能者善为,建则善成”的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追求卓越,铸就经典”的国优精神,以“丝路”为起点,建造更多更好的精品工程、传世工程,蹄疾步稳迈上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