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专题专栏>青春能见>团青快讯
奋斗者·林继辉:创新求变,做逆风飞翔的搏击者

能建青年档案:

林继辉,中国能建华南装备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曾获中国能建“十大杰出青年”和“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作为中国能建装备制造队伍的一员,他致力于推动“制造+”发展模式,以“制造+施工”开拓海上风电市场,以“制造+维检”开拓整站维检市场,以实干笃行诠释青年人的果敢和担当。


不等不靠,勇于创新

2016年,林继辉调任华南装备公司市场开发部部长兼所属广东设备公司副总经理。当时的华南装备公司面临着“变压器制造的毛利空间有限,新制产品市场需求增速变缓”的困境。



如何破局?等,等不来云开日朗;靠,天上不会掉馅饼。

林继辉带领同事直面现实痛点,确定了“一手挖掘内生动力,一手外延市场开发”的解困思路。他牵头成立“输变电设备维护检修业务创新发展”课题小组,对南方电网所辖区域变电站市场进行深度分析,提出将广东设备公司打造为集应急物资管理基地、工厂化检修超市、变电站整站维检、应急抢修队伍于一体的变电设备维护抢修“4S店”的设想并马上付诸行动。


聚焦管理、技术、业务三条线,争分夺秒、同步推进,广东设备公司先后与南方电网、日本三菱、ALSTOM、特变电工等企业签订业务合作协议,用最短时间将业务增长新模式设想转化为订单,实现了华南装备公司变电站整站维护检修业务从0到1的突破,守住传统业务阵地,拓宽生存发展空间。


主动求变,敢当先锋



“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规模再大也是空心大萝卜。”2019年,在中能装备科技论坛上,林继辉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广东省近海海域风能资源理论总储量达1亿千瓦,深远海域开发潜力更是巨大。中国能建在海上风电规划、设计、施工方面已先行布局,但装备版块在场地、设备、业绩、人才、技术方面几乎没有基础。家底不厚,资源不够,士气来凑,林继辉再次展露了“不愿当过客,敢于做先锋”的改革创新责任担当。


2019年,他带着几个平均年龄30出头的年轻人,从南海出发,沿着海岸线,一路北上直到东海之滨,访客户、寻切口、求商机,找准了海上风电产业链上的生态位并成功嵌入,以首单2个多亿的成绩,吹响了华南装备公司进军海上风电大型装备制造的号角。


迎难而上,攻坚突破


2021年春节前,林继辉接到了兄弟单位的支援请求,他们承接了国内最深最远海上风电施工项目,为满足工期要求,必须以最快速度建造两座新型吸力桶式稳桩平台以增加作业面。


经初步评估,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首先是时间紧,材料采购加建造时间一共只有60天;其次是难度大,从建造方案到工艺要求都没有先例可循;再有是资源缺,受疫情及抢装潮影响,劳动力严重不足。


面对如此烫手山芋,接还是不接?如果算小账,风险大于收益,不接稳妥;如果从中国能建内部协同出发,必须干!林继辉带领20余人的团队迎难而上,分析工艺难点,创新建造工艺方案,配合设计单位实现新技术方案落地实施,改进四桩导管架加工工艺,突破多项瓶颈,实现了制造时间减半,焊接成本减少三分之二的新成效。



经过不懈努力,项目实现如期履约。产品发运当晚,站在码头,望着装上“能建装备”的运输船缓缓离港,驶向深海,林继辉既有闺女出嫁般的不舍,更有梦想照进现实的激动。回想产品研发的点滴历程,由于经验缺乏,他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蹲过路边盯工艺,啃过天书钻理论,记不清有多少个不眠之夜见证太阳升起。


船上装载的国内最大中心轴距非嵌岩四桩导管架,标志着华南装备公司已拥有海上风电大型风机基础的全套建造能力。这个项目也让华南装备公司海洋装备产品后发先至,从跟跑到领跑,实现了从近海浅水区到深水区的跨越。


“时代造就青年,平台成就青年,大能建新能建,为青年人提供了更优越的发展环境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在开拓海工装备领域中,刻苦磨砺,勇于突破求新;在中国能建的舞台上,不懈奋斗,挥洒青春热血,林继辉用实际行动,为青春写下最美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