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归海,大道同行。
地处珠江—西江经济带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交汇点的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一条可通行3000吨级船舶的“黄金水道”正澎湃向上;隔海相望的菲律宾,一座以河流命名的卡利瓦大坝工程焕发生机,“茉莉号”TBM硬岩掘进机始发激荡“千岛之国”新动能;远眺“高山国度”的尼泊尔,寒冬中搏特科西河蓄势待发,翻涌迎战尼泊尔中百太克水电站首台机组发电的春潮。
大河汤汤,日月轮转,激昂中国能建广西工程局全力冲刺年度目标任务,打赢“稳增长”攻坚战的进行曲。
涌一脉碧水长流
郁江两岸,惠风和畅,12月8日上午,随着滔滔江水从闸室奔涌而出,首次进入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输泄水流道,标志着工程正式进入有水调试阶段,向船闸通航又迈出坚实一步。
“从这里向西是南宁、百色,向北连接来宾、柳州乃至四川、贵州,向南与钦州湾隔山相望,向东3000吨级船舶可直航粤港澳大湾区。”顺着西津二线船闸项目部负责人陈鹏手指的方向,只见,不远处的施工现场,船闸、重力坝、泄水闸等主体项目雏形已现,宽达34米的二线船闸与宽度15米的一线船闸形成鲜明对比,“目前项目建设已进入尾声,预计月底就能实现船闸工程试通航。”
久久为功,实属不易。4套每套重达23.4吨的输水廊道检修阀门,12套每套重达8.4吨的输水廊道拦污栅,34套每套重达4.4吨的船闸浮式系船柱……自2021年11月,87.4吨首节人字门安装就位以来,西津二线船闸项目部就吹响了总计344吨机电金属设备安装任务的“冲锋号”。
风疾浪涌,“智取”与“勇攻”并举。西津二线船闸项目部坚持“技术为根、创新为脉”,全面推行“干部在一线指挥、情况在项目一线了解、问题在项目一线解决”的工作方法,精心组织多方专家对船闸金属结构安装专项方案进行研讨论证,集中调度、关口前移、堵塞漏洞,全力满足项目“大干快上”的建设需求。
紧盯节点,蓄势突围,西津二线船闸项目部组建红旗班组,启动“大干120天”劳动竞赛,从前期技术优化和筹备工作,到过程质量控制和反馈纠偏,前场、后场协同奋战,白天、黑夜轮转不歇,靶向破解种类繁杂、焊接量大、工艺要求高等“卡脖子”技术,揭榜挂帅构筑水利枢纽挡水泄水“铜墙铁壁”,跑出水脉搏动“加速度”。
护一方江河安澜
喜马拉雅山脉南麓脚下,博特科西河滋养着大地,也给沿河群众带来频繁水患。在尼泊尔巴格马蒂区圣多禄县境内,每当汛期来临,河水像脱缰的野马,有时裹挟着泥沙冲出河槽,漫过庄稼地、村庄道路和房屋院落……由于尼泊尔地处亚欧、印度洋板块交接处的地震带,中百太克水电站建设以来频遭洪水、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
“中百太克水电站由首部枢纽、沉砂池、引水隧洞、调压井、压力钢管和发电厂房组成,装机总容量10.2兆瓦。”中百太克项目部负责人梁俊如说道,“工程进度赶得紧,施工要抓紧每分每刻,同恶劣气候‘较量’,与势如猛虎的洪水‘赛跑’已成工作常态。”
溯江而上,道阻且长。2022年是尼泊尔中百太克水电站建设攻坚年,主体大坝已填筑至度汛高程,主副厂房全部封顶,全长7.839公里的引水隧洞实现全线贯通,当地第一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崭露头角。各个施工点上,建设者忙碌不停,机械轰鸣声不绝于耳……汇成了一曲“加油干”的大合奏。
勇立潮头,方显担当。施工中,中百太克项目部锚定工程质量可靠度和节点进度,抓实落细“日管控、周分析、月总结”全过程管控要求,坚持工程管理问题协调处理“不过夜”,全力攻克复杂地质条件碾压混凝土制备、温控防裂、层间结合筑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为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眼下,数十名施工人员正铆足干劲,紧锣密鼓安装泄洪坝第一扇高孔弧形钢闸门,现场机声隆隆,俨然擂响12月底冲刺首台机组并网发电的战鼓。蓝天白云下,雄壮高大的闸门巍然屹立,宛如“钢铁巨人”守望江河,力保安澜。
孕一泓清波润泽
航拍下的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吕宋岛马尼拉湾东岸,但因北高南低的地形地貌,东、西部水量充足,中部仅拥有全市10%的水资源量,加之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全年干旱少雨,却是一座相对缺水的城市。
为改变菲律宾大马尼拉地区用水紧张困境,2021年6月,中菲政府合作框架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菲律宾“新百年水源”工程卡利瓦大坝工程正式建设。工程毗邻首都圈的黎刹省,建设一座高73米的混凝土重力坝,长21.9公里的引水隧道,设计供水能力为60万吨/天,输水能力为240万吨/天。
远方有水有梦,但行进的每一步都布满荆棘。引水隧道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之一,将穿越13条断层破碎地,局部地段为岩溶发育区,存在溶洞、涌水、突泥,构造裂隙较发育,围岩结构软弱,易发生变形破坏。
科技加持,团队智慧,铲除隧道掘进“绊脚石”。菲律宾卡利瓦大坝项目部挑选精兵强将,多次组织召开专家会,创新提出‘TBM平导+支洞钻爆法’施工方案,“量身定做”集机、电、液、光、气等系统于一体的“茉莉号”TBM双护盾硬岩掘进机,以缩短隧道掘进时间,降低施工风险,提高掘进质量。
“TBM开挖直径4.8米,整机长达372米,总重1000吨,是名副其实的‘钢铁巨龙’。”菲律宾卡利瓦大坝项目负责人戴龙才介绍道,“一改传统风枪怒吼、烟尘滚滚的施工场面,项目部将综合运用TBM超高压脱困推进系统、掘进机超前钻探及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等先进技术进行施工,掘进速度是人工钻爆法的3倍至5倍。”
精准发力,激活一池春水。当地时间12月7日,随着机器的轰鸣,刀盘缓缓转动,“茉莉号”TBM双护盾硬岩隧道掘进机成功始发,“新百年水源”千米隧道焕发新荣光。
长河泱泱,利泽万方。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源头活水”,到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安澜清波”,再到即将融入菲律宾首都圈生活点点滴滴的“放心水”,用心用情用力书写的水利答卷,正激荡起一条条幸福河的奔腾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