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专题专栏>30 ▪ 60 我们在行动
用绿色铺就高质量发展底色

  绿色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根本,实现“双碳”目标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自中国能建《若干意见》和“1466”战略出台以来,中国能建黑龙江院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将践行“双碳”目标作为企业的使命担当,以生态底色描绘发展绿色画卷。

  精准定位 深耕市场

  黑龙江省风力资源非常丰富,分布范围广、稳定性较高、连续性较好,适合建设大型风电场。早在1993年,黑龙江院就已着手风力发电的开发和设计。2004年,黑龙江院设计的省内第一个风力发电项目“华富富锦风电场”工程投产,并成为综合效益的示范电场。1999年黑龙江院开展了黑龙江省第一个风电场的设计,正式进入新能源市场,2009年完成了黑龙江省第一个金太阳工程的光伏电场设计。黑龙江院先后与亚洲开发银行、新西兰柏诚(PB)电力公司开展合作交流;与号称“风电王国”的丹麦政府合作开展了大庆瑞好风电场工程设计工作。

  通过二十多年的技术积累,黑龙江院掌握了大量的基础设计资料和高寒地区风电场的设计经验。近几年,黑龙江院抓住国家产业政策扶植新能源发展的契机,不断扩大新能源业务范围,以风电为起点向光伏、光热发电等新能源领域进军。先后签订了中广核翔鹤风光互补项目、华能萝北200兆瓦风电项目、百余个村级光伏扶贫项目、哈尔滨市双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太阳示范项目等新能源发电工程。2018年黑龙江院进入光热发电领域,参与设计了目前国内最大的槽式光热发电项目-乌拉特中旗100兆瓦/1000兆瓦时储能光热发电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黑龙江院突破了多个“卡脖子”技术难关,确保项目顺利投产,达到运行效果良好。

  高质发展 缔造精品

  黑龙江院已经执行了超过3000兆瓦的新能源电场项目的勘察设计,完成了近1000兆瓦的新能源电场的总承包项目,规划的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了100000兆瓦。黑龙江院为地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3060”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黑龙江院先后设计了黑龙江省第一个山区风电场、第一个平原风电场、黑龙江省单体最大的风电场、黑龙江省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场、第一个采用混塔技术的风电场、第一个风光互补的新能源电站、国内最大的槽式光热项目、中国最东的风电场。华润安达光伏升压站创造了黑龙江省220千伏升压站工期最短的总承包建设记录。黑龙江院在高寒地区冻土处理、场区内涝水处理技术方案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规划先行 谋划未来

  作为黑龙江省发改委新能源领域技术支持单位,黑龙江院为省内新能源发展出谋划策。先后编制了黑龙江省“十二五”、“十三五”的新能源规划和风电、光伏、生物质等多项专项规划。编制了《黑龙江省东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外送基地规划》、《黑龙江省源网荷储和多能互补实施方案》、《黑龙江省主要煤炭企业转型发展实施方案》、《黑龙江省主要流域一体化规划研究的等一系列“3060”行动方案》,助力黑龙江省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低碳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而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通向“双碳”目标的桥梁。“电力网源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主要思路和技术保障,新能源规模开发提升至了3.0版本。

  按照新的发展思路,黑龙江院受黑龙江省发改委委托,编制了“电力网源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的实施方案。在编制过程中,黑龙江院通过大量的基础工作,梳理了黑龙江省电力负荷情况和现役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重点对现有送出路径的送出能力进行了深度论证,普查了主要工业园区和大型工矿企业的负荷增长情况。对现有配网网架的潮流、消纳能力进行了复核。论证了风光资源的时空同步性,匹配风电、光伏、火电、储能的出力曲线。最终合理确定了项目规模和形式,最大限度配置了可再生能源。

  雄关漫道真如铁,走在构建绿色低碳发展体系的道路上。黑龙江院将在能源开发建设领域,深挖增量负荷的资源、研究一体化项目,整合可开发区域内的风电、光伏、水电(抽蓄)、存量火电资源形成多能互补项目,一体化谋划新项目。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更好发挥新能源在能源保供增供方面的作用,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