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专题专栏>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奋斗者·正青春
奋斗在4363米高原的“格桑梅朵”

格桑梅朵又称格桑花,广义上指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的野花。在藏语中,“格桑”是“美好时光”或“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所以格桑梅朵也叫幸福花,寄托着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

都说海拔5000米是“生命禁区”,因为空气稀薄,连草木都很难成活。但在平均海拔4400米的甘孜藏族自治区禾尼乡的中国能建葛洲坝一公司甘孜重点项目10标段5分部施工现场,就有这样3位平均年龄不到36岁的“梅桑格朵”,在雪域高原上,她们书写着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篇章。

建设家乡的藏族姑娘:拥青

“贡卡姆桑(你好,相当于问候语)”初见拥青时,记者便被眼前这位藏族姑娘吸引了:黑瘦的脸庞,两颊中带点高原红,腼腆中带着果敢,清澈的眼神中透露着坚毅。

拥青全名叫做泽仁拥青,藏语寓意健康长寿的意思。2021年12月28日,得知甘孜重点项目10标段5分部要开工建设,拥青自愿报名过来。和大多数担心孩子高原反应大而反对的家长不一样,能亲手建设自己的家乡,家里人都很支持拥青来这。

拥青家住离项目部不到100公里、海拔2000多米四川巴塘县城。自以为从小在附近长大就能适应这边的气候,没想海拔4362米的稀薄空气,也没有放过这位土生土长的藏族姑娘——呼吸苦难、头疼、感冒、流鼻血,拥青的身体出现各种不适。

“高原地区,海拔高100米,症状都会加重”长达半个多月的感冒未见好转,高原反应症状未见消退,加上营地建设初期,现场冰天雪地,宿舍水源不通,上厕所在外面找地方,洗脸水从水沟里接……家里人非常担心,拥青也动摇了,留下还是回去?

“在试试吧,先去医院试试,再等等看”拥青暗示自己,坚持去医院输液,一周后,拥青身体逐渐好转,营地条件也在逐渐完善:制氧机、地暖、热水开始供应……就这样,拥青留下来了。“目前我是安全环保部内业,每天整理资料,完成安全隐患整改,做好入场人员安排培训,为现场100多名建设者安全保健护航,为建设自己家乡做贡献,我很开心。”拥青满脸笑意地说,“希望项目部能克服眼前的难关,工程顺利扬起风帆。”

事无巨细的“大管家”:何燕

“身体不舒服吗?赶紧去医务室拿点药,休息下,这两天就不去工地了。”还没进项目部综合办公室的门,就看见项目部办公室负责人何燕在叮嘱工人。“这边是高原,海拔4300多米,身体是第一位,如果身体不舒服,现场施工不能勉强。”

何燕,46岁,工友们见面都称“何姐”。即使在不断喘着粗气,她做起事来照样风风火火。何燕和拥青不同,家乡在湖北,在来此之前的十多年,一直在在中国能建葛洲坝一公司的海南项目工作。海南海拔低,气候湿润,和这边高海拔、干燥的差异太大,加大她年纪大,得知她要来川藏时,父母异常反对,坚决阻止。

“我就去试试好吗?如果身体受不了,我不强撑,尽快下来,好么?”沟通了多天,2022年5月14日,何燕终于说服了父母,来到了这里。

“我进场后除前三天高反严重外,后续基本能适应环境,目前还是有些小问题,比如:晚上难以入睡,每天间歇性心慌气短,气候干燥每天会少量流鼻血等。通过和大家聊天,知道这是大家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就释然了。”何燕淡然地和记者交流,她说为了减轻高原反应,她尽量让自己心态平和,不剧烈运动,多喝水,尽可能多休息。

“医生到项目部了,大家排好队,拿好单子在这边等下”“食堂的菜今天做的太辣了,得兼顾下五湖四海的工友,清淡辛辣兼备”“今天刚来的工友有点不舒服,张师傅你开车带他们去巴塘休息下”“……”一个上午,何燕一会跑医务室,一会跑食堂,一会去找小车队,喘着粗气,把大伙安排的妥妥当当。

何燕目前主要负责综合办公室的工作,包含了项目部党支部建设、综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卫生防疫管理、后勤管理和车队管理等,兼顾了大家的“食”“住”“行”,就像项目部几百号人的生活“大管家”。

“高原工作异常辛苦,我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做好服务,让大家安心的工作。在这么高海拔的地方,身体健康,才能把我们的工程干好。”何燕意味深长地说。

为爱勇敢挑战高原:王美玉

来自江西的王美玉,自结婚后就一直跟着爱人在各个项目部呆着,先后去了埃塞俄比亚GD3项目、安徽引江济淮工程,2021年12月,她又毅然跟着爱人来到了甘孜重点项目10标段5分部。

王美玉是爱美的,高原气候早晚温差大,即使在仲夏7月,气温也只有3℃-12℃,大家都裹着冲锋衣、棉袄的时候,也能经常看到她穿着各种款各样式的裙子,化着淡淡的妆容,忙来忙去。“我们人在哪,那就是家。就算在项目部,也要把生活过得精致些”

2021年12月11日,王美玉跟着爱人来到现场,那时候正值甘孜藏族自治区的寒冬时节。在老家鲜见雪花的她,激动地跑到雪里,结果才几个小时的降雪,就把她的雪地靴直接淹没了。南方人对雪花的钟情,在整月整月的降雪中、在呼吸困难和头晕眼花中症状中逐渐消耗殆尽。“好在项目部营地配置了氧吧车、医务室、各种抗高反的药品,慢慢地我们就适应了。”现在的王美玉,已经适应了项目部的生活。

和大多数项目部“单身”人士相比,王美玉是幸运的,可以和爱人一起工作,一起赚钱照顾家里,一起散步聊天,可是她幸福的背后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心酸。

王美玉家里两个孩子,大儿子7岁,小女儿4岁,自从参加工作,和丈夫东奔西走,陪伴孩子的时光就少之又少。

“宝宝,快看,妈妈给你买玩具了,过几天寄到家里去。在家好好听爷爷奶奶话,过几个月爸爸妈妈就休假回来看你啦”王美玉拿着手机和久未见面的孩子视频,每次发视频看孩子,听到孩子的声音时,她都会忍不住流下眼泪,但她从不把这种情绪带到工地,擦干眼泪后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了。“我们在外赚钱,也是在给孩子更好地生活,他们以后能理解的”

这就是项目部三位“格桑梅朵”的故事,当然她们的故事远不止这些,在海拔4300多米的高原地区工作,每时每刻饱受缺氧的困扰,坚持留下来的是勇气,更是信念——“如期将工程建设到位,把项目建设好,当甘孜藏族自治区的百姓,享受到我们项目带来的福利时,也就是我们最幸福、最自豪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