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综合报道
“双投”之星誉冠龙江——写在绥化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2号机组并网发电之际

  2021年12月28日11时36分,时间定格在距离岁末前3天——

  双投,一年双投!一切如你所愿!由龙江能建承建的绥化北林区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2号机组完成并网发电,与1号机组完成并网仅仅相隔五天,标志着该项目两台40兆瓦高温超高压机组顺利实现年内“双投”目标。

  岁末时节的龙江大地,寒风砭骨,滴水成冰。滚滚烟云冉冉升起,传递着涌向千家万户的炙热电力,也包裹着一颗诞生于奇迹的能建“铁军”方得始终的赤诚之心。


能建“名片” 辉映龙江


  2020年6月8日,国务院国资委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举办“深化国企改革、助力龙江振兴”央地合作视频会议,旨在促进中央企业和黑龙江省深化合作,实现协调发展、融合发展。

  视频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出资企业集团及所属企业与黑龙江省各级政府及企业共签署央地合作项目协议86个,北林项目名列其中。此项目作为中国能建“北上”布局的重点项目,由中国能建投资公司主要投资,东北电力设计院、龙江能建施工建设,中国能建科技发展公司运营,是中国能建落实“投建营”一体化产业链的重要基地。

  项目招标阶段,龙江能建市场开发团队秉承“做大非电、做强新能源、做优检运维,强化国际优先、巩固电力发展”战略,成功中标,负责EPC合同建筑及安装A标段。

  新能源产业日渐蓬勃,传统火电企业开始经历转型发展的阵痛期。而乘着深化央地合作和新能源大发展的东风,龙江能建迎来了崭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年双投 “铁军”炫技


  “不能辜负业主给予龙江能建的信任。”想要实现年内双投的艰巨任务,项目管理是重中之重。在项目部筹备组建阶段,龙江能建党委对每名人选都进行了管理水平、工作经验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并最终确定了曾在大庆、宝清均带领项目做出突出业绩、被集团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王玉兴担任项目经理。

  王玉兴是有名的“拼命三郎”,啃下过不少“硬骨头”。在他的带领下,项目班子在项目前期积极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按照工期节点,倒排计划,在现场醒目位置进行网格化公示。在科学管理下,项目工期节点突飞猛进:3月1日锅炉第一钩钢结构吊装;4月1日主厂房开挖;6月16日完成DCS上电;7月1日主厂房框架到顶;9月8日锅炉水压试验完成;10月12日汽轮机就位;10月21日临时受电完成;12月16日发电机试验完成;12月18日点火吹扫完成;12月26日汽轮机一次定速成功;12月28日两台机组全部完成并网发电……

  从项目开工到完成双投,项目建设共计用时271天。在总包、监理、业主方对项目现场施工的评价表里,项目部在工程组织、进度、安全、质量方面的工作评价均为很满意状态。12月24日,中能建投绥化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作为项目业主方,向北林项目部颁授了“艰苦奋斗、干事创业”优秀项目部荣誉称号,并授予王玉兴“艰苦奋斗、干事创业”优秀项目经理称号。对于北林项目部和龙江能建而言,这无疑是最直观的肯定与鼓励。

  效率与质量齐抓,龙江能建人用优质高效的履约成果,再度生动诠释了“铁军”精神。


战天斗“疫” 无“艰”不摧


  节点能否如期实现,不仅事关履约成效,更是控制项目成本的最大因素之一。背负着公司的期许和业主的信任,北林项目管理团队深知肩上责任重大。

  随着冬季来临,东北地区进入疫情高发期,黑河、巴彦、满洲里、哈尔滨四地先后爆发病例。严格的防控制度下,人员、设备、材料进出场困难,很多重要的施工环节不得不一延再延。与此同时,各地逐步推行的工业限电措施导致现场时常发生停电,“前前后后停了十几次,一停就是大半天。”使本就紧张的工期更加迫在眉睫。

  “我们支部每一名党员,要主动担当作为!”王玉兴向北林项目全体党员发出要求和号召。支部班子按照公司党委、属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细化工作方案及措施;及时将上级疫情防控会议指示精神和疫情防控相关文件通过微信群进行转发,下发紧急通知,强化督导检查,推动防控举措落实,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进出现场严格做好人员实名登记、流动管控、健康排查、核酸检测等工作;同时加强宣传教育,线上线下相结合多渠道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普及各项政策措施和相关科普知识,引导职工群众自觉加强个人防护,理解和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为疫情中保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学管理 “抢”效降本


  在王玉兴的印象里,北林项目实现的每一个节点都是“抢”出来的。

  为保证项目如期投产,项目班子和管理人员以年底并网发电为参照系,将每个专业的施工节点划分成小节点向前倒推、细化到天,并安排人员定期将实际进度和当天计划进行对比,及时督促纠偏,同时据此分析不同专业作业的对接点,例如在土建主场房未封顶时就开始组织0米地下设施与地面施工,提前为安装专业人员提供作业面,实现每项作业间无缝衔接。

  为增加施工时长,项目采取暖棚法等措施保障冬季施工;为提升施工效率,降低因停电增加的人工、设备成本,项目积极鼓励技术改良,如对低温再热器管排进行立式组合,保障施工安全的同时减少了吊装的复杂性;优化42t塔吊布置,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节省了一台吊车的租用费用……

  “一般焊工一天能焊30个焊口,这边一天能出40个左右。”各类增效手段的落实使现场施工效率达到了最大化。科学的管理方式下,北林项目圆满通过疫情大考,使工期实现“弯道超车”。


保卫蓝天“双碳”升温


  作为黑龙江省“百大项目”之一,北林项目部始终坚持秸秆综合利用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的建设理念,用精诚的履约态度和扎实的施工速度,为实现30·60目标提供安全质量保障。

  “建设一座电场,树立一块品牌,带动一方经济,保护一片环境,结交一方朋友”。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将为绥化市提供4.8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满足新城区居民135万平米的供热需求,同时每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46万吨、二氧化硫减排1700吨,氮氧化物减排2300吨,达到超低排放环保标准,有效解决当地秸秆露天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真正实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打响“蓝天保卫战”,助力“双碳”目标落地实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