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基层动态
聚力强实全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中国能建天津电建检修业务发展侧记

  天津蓝巢电力检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检修公司)是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金7500万元,业务主要立足火电、核电领域,是集电力设备运行、维护、检修、安装、技术改造为一体的国际型电力综合服务专业承包商。2018年1月31日,该公司中标长江三峡集团湖北能源鄂州电厂2台百万机组主机炉维护项目,这是电力运维检修市场对蓝巢检修品牌的又一次认可,也是该公司持续创新转型、聚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取得的又一重要业绩。

    回望来时路:前瞻性抢占市场制高点
  2000年,伴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浪潮,国内电力建设行业井喷式发展。中国能建天津电建敏锐地认识到电力检修运维业务势必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并着眼企业战略发展、产业链延伸和创新转型的需要,从大唐托克托电厂一期机组维护开始进入电力检修运维领域。2004年5月,经华北电网多经局批准,中国能建天津电建旗下的天津诚泰机电设备安装公司改制为天津蓝巢电力检修有限公司。自此,中国能建天津电建以电力维护检修行业“数一数二”为战略追求,踏上了快速发展的征程。
  多年来,检修公司面对深刻变化的市场形势,聚力打造“有能力、可信赖”的蓝巢电力检修品牌。国内业务从托电起步,目前遍及21个省(市、自治区),国际业务涉及越南、巴基斯坦、印尼、白俄罗斯等国家,维护机组总容量突破4500万千瓦、检修机组460余台次,服务机组包括国内外主要动力厂商的燃煤、燃气、循环硫化床、生物质发电等多种机组类型,涵盖1000MW、600MW、300MW等多种单机容量,业务产值近10亿元。检修公司持续深化改革、创新转型,采取适合发展需求和业务发展需要的策略,依托国内成熟的机组运行、维护、检修经验,积极探索建立国际电力“运行—维护—检修”业务组合模式,打造“维护、检修、运行、备品备件”全产业链条,不断推动业务转型升级,全面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逐步发展成为国际型电力服务企业。
  阔步发展路:全方位梳理业务针对性
  在发展过程中,针对电力检修维护行业的特点,检修公司结合多年设备管理经验,对维护、检修、运行业务的特点进行全方位总结梳理,明确各业务的管理目标,形成成熟的管控模式,能够高效快捷地为业主提供集电力设备安装、运行、维护、检修、调试为一体的解决方案。
  维护业务以“稳定、预控”为目标,以生产管理信息化平台为载体,以设备治理为重点,以点检定修为手段,以科学策划、程序规范、岗位尽责为保障,确保实现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目前,检修公司在托克托电厂、乌沙山电厂、云南红河电厂等项目履约时间均已超过10年,巴基斯坦萨希瓦尔、印尼万丹等项目深得海外业主好评。检修业务以“优质、高效”为目标,以“事业部统筹管控、项目部策划实施、专业处资源保障”为模式,以检修项目管理手册和检修作业文件包为标准,实现修后机组长周期、零缺陷、经济性能指标达到目标值。在吕四港电厂、乌沙山电厂、东北郊电厂等项目检修过程中,多次获得业主赞誉。运行业务以“安全、可靠”为目标,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强化“机、炉、电、热、化”小参数分析,充分利用维护、检修与运行的联动优势,制定实施完备的主机炉和附属设备消缺与检修方案,有效开展状态检修工作,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处于可控、在控状态。
  奋进新时代:差异化打造核心竞争力
  检修公司以“体系化管理、程序化运作”的思路,从体系建设、市场开发、生产管理、技术引领、资源保障等方面,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为导向,以“异地复制、快速响应”为目标,致力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体系建设为基础:检修公司将制度体系建设作为打造核心管理能力的基础,结合多年维护检修实践,学习借鉴发电生产行业经验,制定了系统管理制度、程序文件、作业流程,形成了成熟的制度管理体系。目前,共制定了300多个制度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形式,涵盖生产组织管理、经营财务管理、风险管控、人力资源管理和综合管理等方面,对管理要素进行程序化梳理,形成了独特的管理运行机制。为满足不同业务生产组织管理的需要,分别制定了《维护项目部管理手册》与《检修事业部管理手册》,对维护、检修项目的生产组织管理、队伍建设、班组管理、安全质量控制和技术管理等要素进行了细化明确。通过制度体系的严格执行、权责分工的清晰明确、管理流程的顺畅有序、生产过程的监督改进,企业的生产组织效率、安全质量控制水平、技术提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不断提高。
  市场开发为龙头:按照“规模化+专业化”的思路,深化项目集群管理和业务联动机制建设,以省级区域整合为主导,优化调整区域布局和管理架构,转换传统市场开发模式,通过战略合作、合资、分包等形式,强化区域内部的运维检修业务市场规模。目前,在维项目37个,机组容量涵盖从50MW小机组到1000MW大型机组,其中100万千瓦机组6台、60万千瓦机组40台、30万千瓦机组31台,还有15个小机组及附属设备维护项目,已形成内蒙、山西、宁夏、京津冀等项目聚集区域,依托在维项目集群优势,通过持续提升履约能力、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持续增强品牌影响力。检修公司持续推进资质能力建设,不断丰富电力承装修试、石化检维修、环保等相关资质,包括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锅炉)一级、石化检维修能力评定(B3-Ⅰ、B6、C3Ⅰ、D1-Ⅰ、D3-Ⅰ、E1-Ⅰ)等,为业务拓展及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产管理为主体:检修公司坚持标准化管理思路,围绕安全、质量和班组管理,积极探索有检修特色的项目管理模式。安全管理以“本质安全”为目标,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三大主要风险,编制《安全风险控制手册》,将安全风险等级划分为“一二三类”,按照不同专业、不同工种、不同环境和作业内容,明确各类风险的组织措施和控制措施,为安全生产履约提供坚实保障。质量管理坚持“质量为本”思想,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以质量控制为主线,按照设备维护检修规程规范,结合多年设备治理经验,形成整套的标准作业文件包。严格管控项目的前期策划、组织实施、过程控制、结果验收等环节,明确人员资质、安全环境、工器具材料、工序控制、质量检验等要求,有效保障项目履约质量。班组管理按照体系化管理思路和定置化管理标准,在班组设备检修流程、班风班貌、班组培训、班组评比等方面建立了统一标准。公司尊重并鼓励班组员工的首创精神,以红旗班组评比为载体,持续完善班组建设激励机制,推动班组管理水平和技术实力不断提升。
  技术创新为引领:技术管理强调技术策划和技术总结,根据在维机组类型多样,外围附属系统范围广泛等有利条件,在长期的维护过程中,针对不同业主、不同厂家设备、不同机组类型和不同地域条件,积累并丰富了机组维护与检修经验,并编写出科学的检修维护方案和重难点问题处理方案,汇总形成自有技术文件库,通过自主开发的“经验分享管理软件平台”,对分布广泛的检修维护项目进行远程技术支撑,极大提升一线作业技术管控能力。检修公司与天津理工大学等高校签订包含科技研发、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协议,已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管理模式,推进火电厂设备、系统更新等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研发出多项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机组环保效果的实用新型专利,提高企业的技术竞争实力。检修公司共取得实用新型专利26项,其中包括“一种高效除尘碎煤机20152018409.0”、“一种火力发电烟气余热回收系统201520218475.8”等对机组环保效果有实际意义的实用新型专利。检修公司先后通过了天津市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开展的“火力发电厂SCR烟气脱硝全过程高效运行关键技术研究”科技项目得到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金支持。
  资源管理为保障:检修公司以计划性为管控原则,以资源效率最大化为目的,涵盖人、机、料、法、环各个要素。计划性原则为管控的基本原则,资源效率最大化为目的,有偿使用为前提,为生产组织所共有和共享。按照生产组织提出计划、总部职能部门核准后,能启动资源调配。坚持“一盘棋”的思想,按照“项目服从公司、局部服从大局、老业务服从新业务”的原则,通过资源效率监控和资源配置优化,突出资源整体优势,形成资源规模效应,为生产活动提供基础资源保障。
  经过多年发展,检修公司管理机制科学健全,发展模式成熟稳定,项目管理丰富完善,生产资源保障有力,品牌实力广获认可,企业运营呈现稳健发展态势。面向新时代,检修公司将积极把握“一带一路”、“三网一化”等战略机遇,结合市场环境和自身定位,持续深化改革、创新转型,按照“做大维护、做强检修、培育运行、开拓总包”的发展路径,强力稳定国内业务保增长,全力突破国际市场促发展,实现国内业务和国际业务“双轮驱动”,逐步向“成为精益化的、具有运营总包能力的,立足火电、核电领域,集维护、检修、运行为一体的国际型电力综合服务专业承包商”的方向迈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