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专栏 > 文化园地 > 文学
视力保护:
九层之台,始于累土
来源:西北电建 作者:刘山 日期:2017-08-22 字号:[ ]
  (一)清晨篇
  沐浴冬日的第一缕阳光,告别惺忪的睡意,即将开始一天的工地生活。一日之际在于晨,工地的人起的都格外的早。
  “今年的任务是环梁三节”,这是项目上每个施工人员在每一天的开始心里的执念,公司领导对此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人员充足、设备齐全、详细的工期安排以及人员的合理分工都为后续做好了铺垫。
  工期迫在眉睫,质量更是第一。从当初满是粉煤灰的场地,到如今间冷塔三板已经完成并得到业主、总包一致好评,这其中倾注了无数奋斗在一线员工的心血。他们经历了烈日的曝晒,经历了无数风吹雨打的叨扰,经历了无休止乡愁的扰人,放弃了妻子和孩子的相聚。每天,他们总奋斗在工作的一线,无论酷暑或严冬,从施工场地的平整,一块模板,一根钢筋的搬运,这中间没有一个人懈怠过,人人恪尽职守。我也开始自己最近的任务,归档施工的资料。这虽然是件听起来挺轻松的差事,但干起来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任何资料都要经过反复的整理和查阅,这其中的东西都值得我仔细去研究。
  作为一个刚刚绰别大学安逸生活的我,刚开始还不能完全融入这个快节奏的工地生活。大学里学的东西运用于实践事,才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从施工规范的阅读,一个个要点的理解和记忆,我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学习。故而在一天忙忙碌碌的工作后,很多图纸和规范都等待着我去仔细研究。这其中虽然有些劳累,但并不能阻止我学习的步伐,从当初一个刚迈出学校大门,对施工一窍不通的学生,逐渐向懂得如何与同事交流,相互学习,并且可以胜任工地上各种工作的技术员,这其中离不开许多同事的帮助和企业的栽培。我逐渐明确自己角色上的转变,行事思路上的转变,让我体会到工地生活的另一种美。
  (二)中午篇
  中午的到来,是大家吃午餐的时间。这个时刻,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那种大家庭的温暖。大家没有了工作时的严肃,坐在一起吃饭。无论领导还是下属,大家其乐融融。大家可以侃侃工作时的经验,相互学习,或者聊聊生活上的琐事。
  午饭虽然并不丰盛,但大家在一起吃的却很开心。我作为一个来自外地的人,并没有在食物上感觉有丝毫的厌倦。虽然我与家人已经分离,但在这里,有一个大家庭,它无私的接纳了我。在这个大家庭中,团队协作现象随处可见,领导对下属的关心,同事之间的嘘寒问暖,相互关照无处不在。大家都在齐心协力,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三)傍晚篇
  经历了一天辛苦的工作后,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继续进修。这时,我会再拿出几本设计和勘察手册看看,了解其中的专业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不断将自己学习过的东西运用于实践,我要不断的实践,反复实践和再实践,这样才会有长足的进步,这样才能使得我较快的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正是如此,公司也特意给予我们新人一些锻炼的机会,使得我们有了书本以外没有学过的东西,眼界更加开阔。同时,企业自上而下的凝聚力,使得我们不断克服种种技术上的难关,解决了各种困难,许多难题在同事之间的讨论和合作下都变得非常简单,许多问题也都迎刃而解。这其中,我受益匪浅。
  回想进入工地已经快半年了。时光飞逝,从最基本的工程设计图和施工图的看懂,再到看图集。记得虽然我们也做过类似的课程设计,但那都是教学的一部分,而且没有应用到实际中去,近似于纸上谈兵。第一次接触正规的设计图,会很自然地拿自己画的图纸和它比较,发现自己还有很多地方去学习。
  九层之台,始于累土。作为一名施工员,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从最基础的东西做起,厚积而薄发,这样才能走的更远。我正在施工路上不断前行,相信自己会走的更远。


打印】 【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