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尘封,漫漫长河。过往无言,转瞬如烟,几世繁华不过一场空,留给后人的是尘封的档案。档案,在商代称为“册”;周代称为“中”;秦汉称为典籍;魏晋以后称为文书、文案;唐宋以来称为文卷、案卷、案牍;清代以后,统一称作档案。最初的档案是结绳记事:在绳子上打上大小不一、各式各样的结子,以结子的大小、多少,以及涂不同颜色等表示不同的意思。结绳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方法。再接下来就是刻契记事,即在木片、骨片或玉片上刻上符号以记事。
档案于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留心处处皆档案。提到档案,我不禁联想到了故宫。它本身就是建筑的立体档案。就如同外在和内在的关系,故宫就是外在的档案,而故宫内部无数珍贵的物件就是内在的档案。每一个物件都是一个生命,在向世人讲述无声的历史故事,让人沉醉其中,一如走进历史的时空,置身历史长河。有一部极有意义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我感触良多。文物的修复和档案学专业息息相关。由于自己对历史的喜爱和自身所学专业有关知识的影响,我十分喜欢这部影片,而且它尤为震撼。影片中,千丝万缕不过是金丝羽衣的一系,闻道秋光,沐浴蝉鸣,档案修复人员骑着单车,行过青砖,掠过红墙,阳光洒落秋叶,追随着历史的召唤,来到了档案修复所。档案修复人员一手编织着时光,修补百年物件,精雕细琢,温柔磨亮了古玉的沧桑。
看着这纪录片中的一幕幕,思绪回到了两年前,那是个极寒的北京冬天,我独自一人参观故宫,行走在故宫的书画展览区,仿佛时光倒流数百年,不禁惊叹。中国书画用笔墨纸砚勾勒渲染出绝美的景画,一如李白诗歌的清丽壮阔,或如陶渊明般的田园风光,令人拍手称奇。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最出名的画作——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时期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千古悠悠,如今留给后人的只剩尘封的档案。通过这幅作品我们可以更生动形象的了解当时的历史概况,给人一种直观的感受,宛如古老的生命在讲述着过往的历史。这些具有极高价值的书画都是档案,它能给我们提供许多参考资料,让我们更深刻的去了解历史,揭开历史的面纱。步入太和殿,拾阶而上,迎面是汉白玉石雕刻的基座,彰显帝王的无上权力,这不也是尘封的档案吗?太和殿中,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无疑是龙椅了。这是皇帝处理天下政务,上朝面见群臣的地方,是皇权的高度集中的象征。整个太和殿位于紫禁城的中央,相当于人的心脏。可以想象当年每当大典之际,鸣钟击鼓,礼乐齐奏,帝王御殿升座,君临天下,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那是何等的壮观,何等的动人心魄!由此而知,档案并不局限于纸质物品,它的范围应当是极为广泛的,这无声的建筑其实是档案家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武汉旅游时,去了武昌革命政府遗址,里面有许多珍贵的档案,让人们去学习和了解历史的真相。通过这些珍贵的档案,我们可以领略到当时历史的风云变幻。也去了辛亥革命历史纪念馆,从最初的艰难时期,只有少数党员,到后来规模壮大,觉醒的人越来越多。通过这些历史档案,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辛亥革命胜利的不易,我们更应该珍惜如今幸福安康的生活。在哈尔滨游玩时,去了黑龙江省博物馆,让我感叹的是新石器时代的陶猪,做工精美,栩栩如生,充分体现了原始人民对于动物的喜爱之情。还有去年参观过的吐鲁番博物馆,震撼我的是古尸陈列厅里的干尸,这些保存完好的干尸,来自于吐鲁番得天独厚的干燥气候和地理环境,它们与古埃及人工方式处理过的木乃伊有着根本的不同,所以说它是珍贵的标本。若不是这些尘封的“档案”,你无法想象,就是这样一个小地方,会存在这么多你无法预知的文化和历史发展成果。
跳脱出历史的长河,我们在如今的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类型的档案。如涉及到所有人的人事档案、毕业生档案,还有我们项目部上每个人经手过的各类工程联系单和图纸、资料,以及五花八门的台账都属于工程档案,它们记录着一个工程是如何从开始到结束、一个电厂是如何建起来的。而这些档案尤为重要,需要我们用心呵护和保存。随着科技的发展,档案的记录方式也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光盘、磁带等介质记录档案,也可以通过电脑、互联网等记录档案,这也有利于档案的保存,使档案不会因为时间的消磨而最终消失。我相信随着科技的提高,档案的记录方式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也是一位档案工作者,他充分利用保管档案的有利条件,阅遍皇家藏书,后因匈奴之事受牵连,被处以宫刑。倘若当时司马迁想到的是名利,便会一蹶不振,但他却奋发图强,坚韧不拔,倾其一生智慧完成了《史记》,给后世留下了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不朽之作。司马迁身上流露出的是伟大的平凡。而我作为档案学专业的一份子,也应该学习司马迁,像他一样甘做平凡的档案人。处处留心,了解身边的档案,用心去解读档案,了解过往的历史,借鉴历史,不断进步,完善自我。相信以后档案的重要性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同,档案将与人们的生活更加密切。因为,档案无处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