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到一年春风拂面时。城市里大大小小的风景林,已是处处柳绿桃红,芳草青青,生机盎然。
清明节假期,家住城郊的同事热情相邀去踏青,盛情难却加上这明媚春光的诱惑,不禁欣然前往。
朋友的哈弗H6一路飞奔,受邀的几个同伴一路谈笑风生,半个小时的车程就把喧闹的城市抛在了身后。打开车窗,阵阵清新湿润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田野上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各种绿油油的蔬菜,犹如碧波荡漾的海洋。路旁各种不知名的野花野草也不甘落寞,竞相生长,真的是绿草如茵,徇烂多姿。
下得车来,有的人要去池塘捉虾钓鱼,有的人要去屋后爬山踏青,我却是和主人早已约定,去河边采摘蒿子,给大家做一顿美味蒿粑。蒿子粑粑,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在市区的某个角落,在不经意间,你就可能遇到个卖蒿子粑粑的小商贩。除了冬季,其他季节差不多都有,甚至有的餐馆酒楼都有供应。但是自己动手做呢,恐怕就少了吧。
蒿子粑粑也是有历史的,《三国志》里记载,三国时期东吴一带的人们为了寄托对一代英才周瑜英年早逝的哀思,于清明前后采摘香蒿,拌以米粉咸肉,制成祭品来表达对周瑜的缅怀之情。就如端午包粽子纪念屈原一样,是古代人们表达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最朴素的方法。历久弥新,蒿子粑粑承载了人们对英雄的崇拜,对先人的缅怀之情。如今更是体现了人们崇尚自然,热爱美食的本性。
哟,这蒿子粑粑还真是“魅力无限”啦。我迫不及待地拉上主人,绕着田间小路来到了小河边。在这“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之时,只见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蜿蜒曲折,哗哗远去。河两岸草绿花香、春燕穿梭。行不多远,便发现了一片郁郁葱葱、枝繁叶茂,高低错落的香蒿迎风摇曳,仿佛在点头欢迎我们的到来。我立时就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十分高兴,三步并做两步飞奔过去。拣了最肥大的一株一把掐了下去,顿时一股蒿子独有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墨绿色的浆汁从指间流出,感觉凉凉的十分惬意。把掐下的蒿草尖拿在手里细细一瞧,只见叶面碧绿,叶底却是微微泛白,还长着一层嫩嫩柔柔的绒毛哩。情不自禁地把这迷人的香叶在自己的老脸上左右摩挲抚弄起来。
身旁是流水潺潺,头顶有莺歌燕舞,脚下是青草茵茵,空气中混合着泥土的气息,花草的清香。我们在这如诗如画的大自然里谈笑嬉戏,手舞足蹈,寻寻觅觅,仿佛又回到了几十年前那天真无邪,不经人事的童年,跟在一班大孩子屁股后面,摸鱼捉虾抓青蛙,爬树摘果掏鸟蛋,缠着妈妈采野蒿子做粑粑...... “够了、够了,我们回去吧。”同事的母亲早已备好了面粉、米粉、腊肉丁等,接过我们摘回来的一大袋蒿子,就推着我们去打牌,不让我们动手了。我却执意跟在阿姨身后,看她把蒿子切碎、浸泡、去汁、揪干,加面粉糯米粉白糖,和水拌揉。然后用切碎成丁的腊肉做馅,做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圆粑粑,放入蒸笼......看着干练的阿姨利索熟练完美地完成着这一连串的工序,眼前似乎又变成了自己的老家,看见老母亲在摘菜、做饭、拖地、洗衣......做我们爱吃的蒿子粑粑。哦,多少年了,为了生活,为了工作,自己在外忙忙碌碌,四处奔波,转眼间已是两鬓添霜。想来这岁月蹉跎,自己做得真的不够好,没有读到多少书,没有成就一番男人的事业,没有一份高收入的工作,甚至于一年到头与父母妻儿也难于相守相聚。但亦自以为在努力拼搏着,努力地让自己的存在对这个社会有些许微薄的贡献,让自己的奔波能为身边的人带来安宁和幸福。正如这生长在水岸乡野的蒿子,虽然没有鲜花的绚烂多姿,没有劲松的苍翠挺拔,但却一直在默默顽强地生长,在春风里摇曳绽放......
沉思中,一股香蒿与腊肉的香味弥漫开来,越来越浓,哦,是蒿子粑粑出锅啰。沐浴着明媚的春光,品尝着大自然赐予的绿色美食,心中荡起一阵温甜,啊,春天的味道真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