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综合报道
“汗”卫光明——直击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第一线

  烈焰当空,热浪翻涌。当温度计指针不断攀升,当城市用电负荷屡破纪录,有这样一群“光明守护者”正奋战在能源保供的第一线。

  中国能建江苏电建一公司检修运维团队的1600余名员工,如同分布在能源动脉上的“哨兵”,驻守省内外各发电企业保供前沿。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对抗酷暑“烤”验,用浸透衣衫的汗水诠释责任担当,在高温与高负荷的双重压力下,为千家万户的清凉与社会运转的平稳筑起坚不可摧的能源防线。

  蒸电厂里的设备“听诊师”

  在铜山华润电力有限公司(2×1000兆瓦)6号机组汽机房内,温度计指针早已突破50℃。高温与设备运行的轰鸣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热网”,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灼人的热气。维护人员郭伟带领团队穿梭在“蒸笼”一般的电厂里,手持测温枪与测振仪,如同经验丰富的“听诊师”,为运转的机组做着细致“体检”。

  豆大的汗珠顺着安全帽带滑落,在沾满油渍的工作服上洇出深色痕迹,又被高温迅速烘干,留下一圈圈白色盐渍。“越是高温天,设备越容易‘闹脾气’,巡检标准不仅不能降,更要比平时严三分。”郭伟嘶哑的声音里透着坚定,每一个轴承的温度、每一处管道的振动、每一处设备的状态,他们的目光扫过每一处细节,精准记录数据,用专业与专注为设备安全上了“双保险”。

维护人员正在对6号机组进行日常巡检

  方寸空间中的精密“手术师”

  国信靖江电厂一期(2×660兆瓦)2号机组锅炉侧检修平台,狭窄得仅容一人蜷缩操作。这里没有空调,没有风扇,闷热的空气仿佛凝固成实质,贴在皮肤上带来针扎般的灼痛感。周晓刚正半蹲在平台上,为再热器安全阀供气空压机做深度巡检。

  汗水顺着额角流进护目镜,在镜片上晕开一片水雾,他却始终保持着稳定的手型——拧紧阀门时力道分毫不差,清理接口时动作轻柔如绣花。手臂偶尔碰到滚烫的金属外壳,瞬间泛起一片红痕,他丝毫不受影响,目光依旧锁定在设备接口处。当他终于从狭小空间钻出时,湿透的工装早已能拧出水来,脸上却漾起满足的笑——又一个潜在隐患被精准排除。

维护人员在对#2炉再热器空压机进行日常巡检

  午夜战场上的应急“突击手”

  7月20日深夜,华电湖南平江电厂一期(2×1000兆瓦)维护项目现场的寂静被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1号机组炉引风机突发异常振动!“紧急集合!”维护项目负责人的指令刚落,五个专业的30余名抢修人员已如离弦之箭赶到现场。应急照明灯的光柱划破黑夜,将抢修点照得如同白昼。

  拆卸螺栓的扳手被汗水浸得发烫,更换部件时油污沾满指尖,每个人的工装都在“湿-干-湿”的循环中结上盐霜。他们拆卸、诊断、回装、更换部件……指令与应答在轰鸣中穿梭,各工种配合如行云流水。当第一缕晨光掠过重新启动的设备,平稳的运行声里,是三十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映出的欣慰。从子夜到黎明,他们用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修,换来了机组的稳定运行与城市电网的安然无恙。

抢修人员正在对#1炉引风机轮毂进行拆卸吊装

  高温炉膛里的攻坚“尖兵”

  7月6日,国能(连江)港电厂(2×1000兆瓦)1号机组监测系统的警报声骤然响起。维护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排查后发现锅炉61米后竖井右包墙存在隐患。缺陷就是无声的命令!项目团队即刻启动应急预案,30多名抢修人员迅速集结至现场。

  炉膛内近70℃的高温如同一个巨大的桑拿房,狭小的作业空间更让热浪难以散去,抢修难度可想而知。但大家没有丝毫退缩,迅速研究抢修方案后便投入到紧张的作业中。为了保证在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完成任务,抢修人员采用轮流替换的方式持续作战。近60个小时的连续作业里,炉膛内的高温炙烤着他们的肌肤,汗水刚渗出就被蒸发,又很快被新的汗水覆盖。当最后一名抢修人员从炉膛里钻出来时,所有人都几乎认不出彼此——炉灰与汗水交织,在脸上画出一道道泥水痕迹,灰渣染白了头发,远远看去仿佛一群年迈的老者,身上的衣服也早已被污渍浸透,完全分辨不出原来的颜色。而随着机组恢复正常运行的轰鸣声响起,这些“老者”的脸上都露出了疲惫却欣慰的笑容。


电气人员升压站日常巡检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保供战役中,这样的身影无处不在:热控专业人员在热浪蒸腾的电子间,为数千个保护测点做“神经体检”,确保机组反应敏锐;锅炉检修工在震耳欲聋的风机旁,精准更换轴承,消除微米级的振动隐患;安全专职人员日行两万步,用脚步丈量厂区每个角落,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夏天终将过去,但能源保供的战役永无休止符。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命题下,中国能建人正在书写新的传奇——他们用汗水调和光明与绿意,让每一度电都承载着责任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