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坝建设公司深入践行中国能建“1246”项目管理体系要求,以项目管理“12345”体系为驱动力,强化项目穿透式管理,夯实履约能力建设,以项目履约效能与创效水平的全面提升,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深化体系建设 夯实管理根基
公司全面落实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生产与项目管理新举措新要求,聚焦提升项目价值创造能力、履约能力和盈利能力三大核心目标。生产管理工作紧扣盈利“一个中心”,精准把握履约、成本“两条主线”,聚力深耕《项目管理策划》《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管理责任书》“三篇文章”,充分运用达标认证、巡查巡检、项目复盘和绩效考核“四种手段”,严控技术、资源、进度、成本、QHSE“五项控制”,构建了公司“12345”项目管理体系。
系统重构项目管理制度与考核体系,制定并发布《项目管理规定》《构建项目管控基本架构管理规定》,配套出台工程承分包、项目策划、达标认证、履约监督、计划统计、农民工管理、基础管理考核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全面推广应用中国能建《项目管理手册》和葛洲坝集团《项目部管理制度标准体系(1.0版)》,贯通应用中国能建项目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持续提升项目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水平。
强化履约督导 赋能生产经营
制定并发布《项目管理目标任务》,同步推进项目管理价值创造暨新体系建设提升行动、工程项目穿透管理专项行动和重点项目攻坚突破专项行动。建立新项目联合推进机制和项目履约重大问题快速处理机制,推行“六通报六考核”管理模式,对项目指标和进度、农民工管理、手册应用、基础管理、主材节超、设备使用费上缴等六项重点工作实施定期通报;对项目进度管理、基础管理、农民工管理、尾工项目管理、设备物资管理、主材节超等六项工作成效进行严格考核,全面提升项目履约能力和创效水平。
深入践行“企业管理必须到项目、项目管理必须到作业面”要求,坚持服务基层导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重大重点项目清单机制,定期召开生产经营分析通报会、项目履约专题会,发布主要生产经营指标“红黄绿”预警通报及《基础管理考核通报》,实现问题早发现、早纠偏。强化项目现场督导,深入问题项目及急难险重一线,精准施策、现场解决履约难题。通过常态化巡查、检查与驻点帮扶,及时破解制约项目生产经营的瓶颈问题,切实提升项目运营质量。
聚焦管理创新 深化创优实践
公司项目管理成效显著,创新成果丰硕。管理创新课题《以专业化改造为依托的房建项目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实施》,荣获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管理创新三等奖;《建筑企业项目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实施》论文,获评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优秀实践论文奖项;《推进智能建造,打造突出工程建设能力》课题,获评中国能建2024年度优秀管理创新成果三等奖。这些成果集中体现了公司在项目管理标准化、体系化、智能化方面的创新实践与卓越成效。
深度参与中国能建《项目管理手册》编制工作,获评中国能建2022年度基础“334”工程优秀组织企业,荣膺中国能建“系统重构项目管理体系突出贡献单位”,连续三年获评中国能建“标杆工程”,2024年斩获中国能建首届“项目管理先进单位”称号,连续五年蝉联葛洲坝集团“生产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充分彰显了公司在项目管理领域的卓越贡献与领先地位。
突出智能建造 提升建设能力
始终将推动“四大转型”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路径,编制印发《智能建造推进方案》,专题召开智能建造暨打造突出工程建设能力专题会,积极推广BIM技术和数字化应用,引入无人值守升降机、无人值守地磅、无人驾驶振动碾、机械指挥官、电动汽车等智能化设备与绿色建材,制定任务清单、细化实施举措、策划应用场景,加速方案落地见效,推动工程建设能力转型升级与示范引领。
近年来,推动中国能建大厦二期项目应用“零碳”建筑施工技术,成功入选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项目计划“科技示范工程”,获评“北京市AAA智慧工地”;推动广州南沙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项目获评“广东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与“广东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指导保定城市改造项目获保定市“三星智慧工地”称号,武汉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入选“武汉市超低能耗(近零碳)建筑试点示范项目”。
葛洲坝建设公司生产与项目管理系统围绕“两效两核四力”,聚焦“强突破、强创新、强作风”,全面开展项目管理“强基固本年”专项行动,多点发力、多措并举,以加快生产方式变革为突破口,集中资源与力量打造突出工程建设能力,全体成员主动靠前、担当尽责,在挑战中勇毅前行、在困境中破局突围、在变革中开拓创新,全力以赴为中国能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夯实管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