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东北部海拔高度2750米至3560米之间大山中,一片高山原生态草甸犹如绿色绸缎铺展天地。这片草原位于高山之巅,草场肥沃、牛羊成群,素有“车拉空中牧场”之美誉。近年来,其良好的高山风能资源,使之成为新能源开发的热土。
2024年春,中国能建东电一公司风电建设团队挺进陇南宕昌,在云雾缭绕的群峰间,开启与风共舞的新能源建设征程。
【攻坚篇】高地起风车
东电一公司承建的陇南市宕昌县一期20万千瓦风电总承包项目,共安装40台三一重能SI-20050型风电机组,单机容量5MW,总装机规模200MW。
“这是上海电力西部大基地战略的首个高海拔示范项目,更是央企合作的新标杆。”东电一公司陇南风电项目部经理李金阳表示,“我们以'毫米级'精度管控每个环节,誓要打造高山风电建设新范式。”
挑战高海拔山地施工。初次来到高山现场,大家都不同程度地发生头痛、气短、呕吐等高原反应,如何及早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成为要越过的第一个难关。
而特殊的高山地貌又为项目施工设置了一道又一道的隘口关卡。
山地陡峭,道路崎岖、弯曲且狭窄,大件运输十分困难。项目部积极与当地交通部门沟通协调,加固路基桥梁,拓宽弯曲路段,保证重量达几百吨设备及长度近百米叶片的运输要求。
场内检修道路约59公里,没有行车道路,项目部在原山间小路基础上进行了拓宽和硬化,同时设立风机位置路标和运输安全警示牌,保证各种作业机械及大件设备、施工材料安全抵达各个作业区域。
天穹为纸、风车为笔,高山作证。
深夜盘山路上,运输的车灯,画出美丽的彩线:在最高海拔3560米的作业面上,风镐与岩石碰出火花;在零下十几度的深夜,塔筒安装依次完成;在高温强紫外线下穿山越岭架设集电线塔——
从2024年5月17日,首台风机基础开始浇筑,历时春夏秋冬四季,到2025年4月26日,40台风机胜利实现全容量并网。
【破局篇】智慧克天险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履约压力,项目团队不畏困难、积极应战,昼夜兼程、分秒必争,创造了一个个追风速度和奇迹。
高海拔山地施工既是力量的比拼又是智慧的展示。“本期工程,部分机位场地状况着实棘手,空间狭窄得如同被束缚的牢笼,给风机设备组合带来了超乎想象的困难。每挪动一件设备,都像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处处受限。”项目部总工程师曹广旭介绍。
面对空间困局,技术团队创造性引入单叶片吊装工艺。三一重能特制吊具在狭窄山脊灵活腾挪,将单支97米叶片吊装误差控制在≤0.5毫米内,作业效率大大提高。
高空作业,稳字当头。在19号风机安装机舱的关键时刻,天气突变,狂风毫无预兆地席卷而来。瞬间让塔筒剧烈晃动,摆动超警戒值。
现场人员迅速制定了应对方案:先关闭塔筒门,如同为飘摇的堡垒关上坚固的城门,减少风力的直接冲击。紧接着,采用缆风绳90度固定方法,这就像是给塔筒扎上了几道稳固的“安全带”,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有力。这场疾风之中的稳塔之战,展现了团队在面对突发危机时的冷静、专业与团结协作。
189基集电铁塔跨越50.93公里险峻地貌,传统机械运输举步维艰。建设者重启千年马帮智慧,组建骡马特种运输队。这些“高原之舟”在60度陡坡踏出运输通道,累计完成3269立方米混凝土、1333吨钢材的山巅运输,续写现代版“茶马古道”传奇。
【创优篇】高山树样板
在工程建设中,广大风电建设努力恪遵“赋能美丽中国,共建美好世界”的企业使命,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努力打造高山风电建设样板,争创高山风电精品。项目部制定工程创优活动方案,建立三级质量管控体系;与分包单位签订质量责任书,组织进行现场质量监督检查情况,现场设置质量监控点,现场质量全过程管理可控在控。施工人员秉承精品项目文化理念,以工匠之心,达到全过程“一次成优”。
项目部创新实施“网格化+数字化”管理模式,运用BIM技术进行吊装预演,降低施工风险。通过“智慧工地”系统实时监测各点位安全参数,创下高海拔施工“零事故”纪录。
【初心篇】共进担使命
项目所在的哈达铺镇是著名的红色教育基地,这里是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决策地,是红军长征途中的“加油站”。项目部组织参观教育活动,要求大家发扬“红军长征精神”,牢记初心使命,赓续红色血脉,不畏困难,敢打硬仗,勇创佳绩。李金阳与赵宏两名党员组成了先锋党小组,强化党建引领,深化党建融合,积极与业主、分包单位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发挥党员突击队和青年突击队作用,让党旗在高山风电现场高高飘扬。
入党积极分子曹广旭首次在新能源项目中担当总工程师重任,每天加班加点工作,精心组织策划施工方案,业务能力和政治思想得到了锻炼和提升,2024年被光荣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
曹广旭还与2024年新入职的员工黎长闯签订了师徒合同。曹广旭是师傅又是大哥哥,在工作上严格要求、真心指导,在生活上悉心照顾、人文关怀。小黎也很快消除了初次到项目部,面对工作生活条件较差的不适,及早进入了工作状态。晒黑的面颊记录了他一年的成长与成熟。
项目部8名人员结成了和谐奋进、能打硬仗的追风团队,大家在租用的农家院里工作生活,苦乐作伴,共荣共进。每逢节假日,项目部组织大家一起会餐、玩游戏,到附近郊游,领略陇南风光,化解工作压力。
项目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保护草原生态。施工中,尽量减少施工占地,注意防止粉尘污染、车辆废弃机油排放、生活垃圾处理、生活废水排放等环境破坏现象发生。项目进入尾工阶段,项目团队实施“边建设边复绿”策略,对施工平台和工程道路进行复垦,累计恢复草甸植被227多亩。
2024年汛期,项目团队闻“汛”而动,化身抢险先锋。7月23日,暴雨引发泥石流,阻塞了公路、河道,导致部分村社道路损毁、农田被淹,情况紧急。项目部紧急调派4台大型机械48小时打通兴化乡生命通道。整个汛期,项目部累计投入机械上100多个台班,完成5公里河道疏浚及道路修复。
兴化乡政府公众微信号中进行了报道:“中国能建东电一公司不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国有企业的政治担当和社会责任,更是企地双方同心携手、共克时艰的生动实践。当自然灾害肆虐,我们守望相助、不离不弃,各单位、社会各方力量展现出了强大的行动力和凝聚力,传递着危难时刻伸援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真情。”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蓦然远眺,高山之巅,山岗起伏,一座座大风车穿云破雾、对话天宇。随着40台风力发电机组陆续并网发电,风能绿电走出大山,输向远方,点亮万家璀璨灯火。东电一公司新能源建设者将继续驭风而行,再上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