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出茅庐的行业新人,到独当一面的技术专家——中国能建葛洲坝市政公司能源基础工程公司负责人秦名奎扎根一线18年,用自己的匠心与坚守,在钻探灌浆施工的舞台上绽放出独特的光芒,荣获“能建工匠”称号。
从“年轻小伙”成为“青年工匠”
2007年7月,彼时刚刚毕业的秦名奎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从安徽踏上了前往新疆的火车。这趟长达48个小时的旅程,犹如一道时空缺口,将他从校园带向了远方的“建设战场”——中国能建葛洲坝市政公司新疆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就此,秦名奎完成了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他的职业生涯也正式拉开帷幕。
初入职场,他从最基层的施工员做起,一切都要从头学起。施工现场的环境艰苦异常,烈日炙烤着大地,扬起的沙尘弥漫在空气中,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沙砾的粗糙感。但秦名奎没有丝毫退缩,他每日跟着经验丰富的前辈们穿梭在工地的各个角落,认真学习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操作规范和技巧。
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秦名奎仿佛一颗不知疲倦的种子,随着项目的推进,在祖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他先后参与并见证了新疆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四川锦屏水电站、广东台山核电站等多个重大项目的建设过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项目建设中,秦名奎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从最初对施工流程的一知半解,到逐渐能够独当一面,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这五年为他的职业生涯筑牢了最为坚实的基石。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对他的称呼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亲切的 “小伙子”,慢慢变成了充满敬重的 “秦工”。这个称呼的转变,在秦名奎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他深情地回忆道:“当大家开始叫我‘秦工’的时候,我真的特别开心。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呼变化,它意味着我得到了前辈们的认可,标志着我真正迈入了这个行业的大门,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建设者。”
这份认可,也让秦名奎更加坚定了在工程建设领域深耕下去的决心。
用“匠心坚守”书写“边疆人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而我的长征,就在新疆这片土地上。”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秦名奎已经度过了整整18个春秋。
这18年里,他先后参与了新疆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八大石水库项目、尼雅水库、兵团38团项目、策勒昆仑项目、大石峡水利枢纽等6个重要项目的建设。每一个项目背后,都倾注了他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新疆的项目建设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超乎想象: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恶劣、项目偏远交通极为不便、物资供应时常短缺......秦名奎始终坚守在施工一线,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从未被这些困难吓倒。
秦名奎在灌浆工艺工法方面造诣深厚,尤其擅长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灌浆难题。在新疆八大石水库项目建设过程中,强风化地层吸水不吸浆、易抬动、承载力差等棘手问题,严重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带领团队查阅大量资料,深入研究地层特性,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论证,创新性地采用了断层带浅层化学灌浆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地层的防渗性能和承压能力,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也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参考。
此后,秦名奎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在项目施工中带领团队研究采用“硅溶胶灌浆施工”“一体式模板混凝土浇筑”“悬臂挖掘机开挖导流洞”等创新工法,一次次解决了工程难题,取得了一项项突破性的成果。
多年来,秦名奎先后取得了“具有可拆卸式轴芯的水龙头”“一种基坑局部自动降水装置”“一种室内自动喷淋养护装置”共3项国家级新型专利和2项国家行业级荣誉,并形成2项科研成果,展现出了其非凡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秦名奎用十八年如一日的匠心精神在新疆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个个优质工程,赢得了业内的广泛认可和赞誉。他用自己的坚守和付出,诠释了一名工程建设者的责任与担当。
以“心传身授”浇灌“行业新苗”
如今,秦名奎是公司所属能源基础工程公司的负责人,也是“国家级技能大师黄胜利工作室”团队的重要一员。他深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把人才培养工作视为自己的重要“使命”,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
为了让新员工尽快成长,秦名奎制定了系统的培训计划:理论打基础、案例学经验、实践练本领,并将其称为新人的“三必修”。
他邀请经验丰富的资深老职工和自己一起,给新员工们开设“学习讲堂”,选取实际工作中的经典案例组织分析讨论,把多年的心得经验、窍门绝活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同事和徒弟们,为他们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每年新员工来了,我都会亲自带他们先到工地看一看,慢慢鼓励他们参与到各项试验项目中去,这是不能少的。”他注重实践教学,要求每一位徒弟仔细记录试验数据,和团队成员一起进行现场指导和纠正,帮助“苗子们”在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
在秦名奎的悉心指导下,一批又一批新员工迅速成长为公司的技术骨干。这种系统化“师带徒”培养方式,加速了新员工的技能成长,为公司和行业持续注入新的活力,为钻探灌浆施工领域输送了大量朝气蓬勃、愿意学习技术的青年才俊。
谈及未来,秦名奎信心满满:“技术没有止境,下一个18年,我要在钻探灌浆领域继续钻研,铸造新的丰碑。”他为自己定下“三个心”理念,即“初心坚守、匠心锤炼、耐心培养”,并将继续扎根一线,深耕专业领域、不遗余力地培养行业人才,助力公司加快走出一条具有市政轨交特色的发展新路,为全力打造中国能建工程建设旗舰企业增添强势动能,为行业蓬勃发展奉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