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加速奔跑开新局。彩云之南,中国能建东电一公司负责实施的华能罗明光伏EPC总承包项目,奏响了绿色能源发展的崭新乐章。自去年推进建设以来,项目350兆瓦光伏敷设基本完成,项目现有地块安装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
“作为云南省重点新能源项目,也是公司最大EPC光伏电站,我们将全力打造精品工程,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区域清洁能源事业贡献一份力量”,项目负责人高英琪表示。
为确保重点工程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建成投运,所有参建人员紧盯项目周、月进度清单,不断优化施工方案,铆足干劲,全力冲刺,在绵延的山峦之间,开启了一场披荆斩棘的探索之旅。
前行之路无坦途。华能罗明项目光伏列阵分布点多面广,且多位于山区,地形坡度较大,气候复杂多变,施工组织困难多,物料运输与管理难度大,支架和组件安装要求高、风险大……面对这些一直以来存在的棘手问题,项目团队秉承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一次次奔走在群山之间,穿梭于各个施工点位,深入实地进行勘察并制定针对性的专项施工方案,克服重重困难,提前把握好天气因素,严守安全质量关,督促材料及时到场,确保工程按时推进,历时近6个半月高效完成了受电成功的预期目标,创造了升压站交流侧输出700兆瓦容量的不凡业绩,为整个工程建设筑牢了坚实根基。
天险地势勇前行。罗明项目建设场地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海拔在700-1800米之间,新建12回35千伏集电线路,全长55公里,共183基铁塔,沿途高山密林、地势陡峭,部分铁塔施工地点位于山顶,不但没有道路,而且途中还有多处陡坡弯和回头弯等险要路段,极大地限制了车辆的前行,给水泥、砂石料和铁塔等材料运输带来极大困难。面对如此重重关卡,项目团队积极开展多方协调工作,组织专业人员对每一处阻碍运输的路段进行研讨分析,通过多次开挖、扩路修路,最终决定采用最原始的运输方式——“马帮”驮运和人力运输,全力打通材料运输的“最后一公里”,啃下了阻碍工期的“硬骨头”,为项目顺利开展打通关键路径。
实干苦干加速跑。在项目线路施工中,为抢抓雨天间隙期,项目部采取“定人定点、专班推进”工作机制,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管理人员白天旁站监督,晚上核对施工量,实时掌握施工现场动态。线路基础施工全部采用人工掏挖,作业人员24小时轮班作业,全力以赴抢进度,有效把控防风险,融合攻坚、通力协作,最后圆满实现了线路全线贯通。这期间印象最深的便是一次连雨天,导致山区道路出现多处滑坡,施工团队为了按期完成任务,辗转多座山,绕路而行,工程车辆无法通行的地段徒步行军,争分夺秒地赶往项目工地。事后,大家动情地说道:“我们罗明光伏项目团队无论面对多苦的环境,都能努力克服,下雨小干,晴天大干,披星戴月继续干,总能干出头。”正是这种不放弃的精神,让他们战胜重重阻碍,保障了项目工程的有序进展。
山高路远心不惧,追光行军永不止。四月的杨柳乡,春风奏动着光伏板的金属颤音,见证着罗明项目的日新月异,也谱写着公司新能源建设者的春日序曲。
离开项目部大本营,向北10公里登上广袤的云贵高原极目远眺,在明媚的春光里,山脚下运送组件的车队正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前往各个安装现场,山坡上崭新的光伏发电板如金色浪潮般涌向天际,一群可爱的人儿正踏春启程,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