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顶烈日,冬迎风雪。他,是一个不善言辞、外表普通的技术人员,也是一个经验丰富、作风过硬的团队领头人,他,就是中国能建葛洲坝一公司机电安装分公司起重设备管理处主任谢来宝。从业十五年来,他先后荣获中国能建“先进班组长”、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同事眼中的“工作狂”
2009年7月,大学毕业的年轻小伙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了机电安装分公司,正式开始了他“南征北战”的序幕。先后参与了公司国内、外大部分水电站工程的大型起重设备的安、拆、运和机电厂房设备的安装,以及金属结构的制安项目,可谓阅历丰富。谢来宝清楚记得他工作的第一站,四川大岗山缆机安装项目,也是他初次见到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情景:跨度630米、最大高度210米的水平移动式缆机,吊载着重物往返于大坝左右岸,山谷内的运输车类似蚂蚁一般穿梭其中。当谢来宝第一次坐上施工缆车,看着脚下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和耳旁呼啸而来的风声,除了紧张、忐忑的心情,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对前辈们的勇气和技术感到敬佩。
风吹、日晒、雨淋成为了他工作中的常态,但从未听他有过半句怨言。有老同志不解地问他:“你一个大学生,不在办公室,怎么天天在工地上呆着”。他腼腆一笑:“与其在屋里‘纸上谈兵’,不如到现场实际学点真技术”。作为起重队年龄最小的“队友”,他并没有因为缺少经验而退缩,而是跟随老师傅们一起深入重难点施工部位,不明白的就现场问,不懂的就回去翻图纸,查文献和施工案例,哪怕加班到凌晨也要弄明白、搞清楚,第二天再到现场指导施工作业。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自己都不会,又怎么去管理别人呢”。就这样,经过十五年的基层锻炼和经验积累,他已成为公司里起重设备安拆行业的中流砥柱,并进入公司设备专家组成员目录,成为了大家心中的楷模。2021年,他所在的工作班组荣获中国能建“先进班组”称号,个人也被评为“优秀班组长”。
潜心修炼的“钻研者”
多年的一线实践经验,也让谢来宝从一名工地小白成长为了一名技术过硬的团队带头人。面对时间短、任务重、环境差的工作条件,谢来宝始终如一日,默默在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
2010年,在大岗山缆机安装项目期间,谢来宝作为主要编写人编写的《无塔架平移式缆机安装工法》获湖北省省部级工法,《缆机96mm主索过江平衡装置》获专利奖励,为分公司起重安拆业务形成了多项技术优化成果。
2013年,工作4年时间的谢来宝便担任了分公司起重安装班班长,在工作中,始终秉持着“恪尽职守、以身作则”的理念,白天跑现场,晚上学理论,主动学习新工艺、掌握新方法、了解新技术,长期扎根在项目施工一线,带领起重安全班解决一个个施工难点,完成一项项安拆任务。
2015年底,他带领仅有5人的施工团队来到埃塞FAN水电站改造项目,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和外语水平,他一人身兼项目负责人、技术、商务、安全和翻译等数职,在缺乏物资和设备配合的情况下,2个月内完成厂房150万元的供水技术改造项目。
2016年,在大藤峡项目,谢来宝通过技术革新对安装过程进行优化,将之前一台塔机25天的安装周期,压缩到15天以内,仅此一项,就为该工程节省了超过20%的吊车台班费用和人工费用。
生活中的“小浪漫”
憨厚老实,是谢来宝给人的第一印象。在同事间,他有一个亲切的昵称——“大宝”。这个称呼不仅源于他憨厚的性格,更因为他总是像宝藏一样,能够给身边的人带来惊喜与力量。
尽管谢来宝是一名典型的“理工男”,但在面对家人和朋友时,他却从不显得呆板。作为家中的“顶梁柱”,谢来宝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转眼十多年,女儿都已经上初中了。谢来宝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在工作之余与家人视频通话,聊聊老人们的身体、妻子的工作还有女儿的学习情况。
这些画面,如同一股暖流,温暖着他孤独的心灵。他知道,无论自己身在何方,家人的爱与支持都是他前行的最大动力。谢来宝,十五年如一日,以工地为家,与塔机为伴,用事迹书写着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故事,用行动诠释着百米高空,安全无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