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年,意味着什么?
对于一个人而言,或已步入古稀之年,但对于一家将精神融入血脉的企业,恰是风华正茂,是薪火相传后的又一次整装待发。
中国能建西北院的六十九载,并非一段简单的岁月流逝。它是一幅以山河为卷、以奋斗为笔绘就的壮美画卷,更是一段以“西迁精神”这一特殊基因锻造的光辉历程。这精神,从未被尘封于历史档案中,而是如同屹立的灯塔,始终照亮着一代代西北院人前行的道路。
回望: 一场为国担当的壮丽迁徙
西迁,绝非一次简单的地理空间迁徙,而是一次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命运的精神长征,是一场与党同心、与国同运、与民同行的壮阔征途。

1956年9月 上海电力设计分院部分支援西北干部员工合影
1956年,新中国百废待兴。面对当时西北工业建设与人才匮乏的尖锐矛盾, 党中央一声号令,上海电力设计分院687名热血青年作出了他们人生最重要的抉择。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方向”!
西行的列车载满铿锵的誓言,从繁华的黄浦江畔,一路驶向贫瘠荒凉的渭水之滨。
在这支坚定的队伍中,有放弃优渥待遇的归国专家,有暂别新婚爱人的年轻夫妇,亦有初出校门便毅然西行的青春学子……他们如同点点星光,在国之所需的宏大天幕中汇聚成璀璨星河。
10月20日,687名热血青年扎根西安,西安电力设计分院 (西北电力设计院前身)正式成立。

世界首个±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1100千伏昌吉—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面对艰苦的环境和简陋的条件,西迁前辈们以“拓荒牛”的姿态,执奋斗之笔,描绘出西北电力建设事业的崭新蓝图——中国第一条330千伏输电线路跨越天际,叩开超高压输电的科技大门;特高压电网纵横千里,让西部的清洁能源跨越山河,点亮东部的万家灯火……无数“小我”涓滴奉献,最终汇聚成改天换地的时代洪流,谱写出西北电力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崭新乐章。
也正是在这场跨越时代的奋斗中,“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破土萌发,不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成为植根于西北院人血脉深处永不褪色的精神信仰。
引领:一束穿越时空的灯塔之光
“西迁精神”从未止步于那趟西行列车的终点。它如一束不灭的灯塔之光,穿透岁月,照亮征途,在一代代西北院人的接力中愈发明亮。
以“胸怀大局”的担当,西北院始终勇担国之重任。从西北首台5万千瓦机组——户县电厂的建成,到全国规模最大的百万千瓦机组集群常乐电厂全面投运,西北院累计建设投产火电装机容量超24000万千瓦,约占全国总容量的21%,有力夯实了国家电力供应的“压舱石”。

甘肃电投常乐电厂
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新征程上,西北院积极推动煤电清洁高效转型,打造了杨伙盘、清水川等一批绿色标杆工程。同时加快布局新能源产业,建设玉门100兆瓦光热储、西苏风电、伽师光伏等一批清洁能源项目,以实际行动践行“双碳”承诺。
在“一带一路”的广阔舞台,西北院建成巴基斯坦胡布电站、斯里兰卡普塔拉姆电站、沙特阿尔舒巴赫电站等一批标杆工程,签约阿塞拜疆最大光伏项目、沙特多个大型风电光伏项目等,不仅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绿色动能,更让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在世界能源舞台绽放光彩。

中巴经济走廊重点合作项目——巴基斯坦中电胡布燃煤电站EPC项目

全球单体容量最大光伏电站——阿尔舒巴赫2.6GW光伏电站总承包项目
从西北边陲到异国他乡,从传统能源到绿色转型,西北院在服务国家战略中不断锻造核心竞争力,为打造国际一流工程公司奠定坚实基础。
以“艰苦创业”的韧劲,西北院不断开拓崭新天地。69年前,先辈们响应号召,完成了从东到西的“空间开拓”。而今,新一代西北院人传承那份“敢闯敢拼”的精神基因,正在推进一场从追赶到领跑的“发展新西迁”。

世界单机规模最大“光(热)储”一体化项目——中能建哈密150兆瓦基地项目
在业务发展上,西北院实现了多维度的突破与升级。从单一电力设计到实现全产业链整合,西北院构建起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服务能力,成为总承包业务领军者;从深耕传统火电领域,到布局新能源、市政、环保、数字、融合等多元领域,西北院不断拓展业务边界,实现多元协同发展;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西北院积极作为,大力拓展光热、压缩空气储能等新兴赛道,积极培育企业新的增长极……

甘肃酒泉玉门35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
从内陆走向海洋,更是西北院战略布局的关键之举。签约浙江洞头2号、温州平阳1号海上风电总承包项目,成立青岛、杭州两大区域公司,西北院向海图强的步伐坚实有力。

浙江省洞头2号海上风电总承包项目
这场“发展的新西迁”,不仅是业务的拓展、区域的跨越,更是一种精神在新时代的赓续与实践。西北院人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实干精神,书写着从追赶到并跑、从并跑到领跑的奋进篇章。
以“开拓创新”的勇气,西北院持续攀登科技高峰。不仅成功攻克了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发电、碳捕集封存利用、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等关键核心技术,在光热、新型储能、氢能等前沿领域也获得重要进展。

青海亿储格尔木350兆瓦塔式光热发电项目
格尔木350兆瓦塔式光热发电项目破土动工,一举创下单体规模、镜场面积、储能规模及发电量四项世界纪录;世界首台(套)300兆瓦级人工硐室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玉门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稳步推进,开辟大规模物理储能新路径;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成功实践,在电压等级、输送容量、输送距离和技术水平四个维度实现了全球领先……与此同时,“NDC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大开口槽式集热器” 以及“高海拔区域燃用高碱煤660兆瓦高效超超临界深度调峰机组”等多个项目入选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在核心装备与系统集成上彰显了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与重大工程实践,正系统构建起西北院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不仅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更推动着具有西北院特色的新质生产力蓬勃生长、积厚成势。
以“无私奉献”的情怀,西北院不断书写大爱篇章。西迁精神中的奉献底色,激励着一代代西北院人在使命召唤下勇往直前。他们奋战雪域高原,将青藏直流联网工程这条“电力天路”铺设在生命禁区;他们扎根于荒漠戈壁,将不毛之地转化为输送清洁能源的“风光宝地”;他们坚守工程项目一线,以责任和匠心守护每一个工程的品质与尊严……

镇巴县兴隆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这份奉献,更延伸至履行社会责任的担当之中。从汉中镇巴县扶贫工作的精准施策到青海玛多地震的千里驰援,从助力乡村振兴的久久为功到抢险救灾的挺身而出,西北院人始终以无私奉献诠释着“国之大者”的深刻内涵。
六十九载薪火相传,西迁精神已从创业时期的"精神火炬",淬炼为引领发展的"智慧灯塔",照亮西北院从跟跑到领跑的奋进之路。
弘扬:一曲砥砺前行的时代新声
时代的考卷不断更新,但西迁精神中那份“闯”的锐气与“创”的智慧,永远是我们答题制胜的珍贵法宝。
站在能源革命与世纪变局交汇的历史关口,西北院人肩负的使命更加光荣艰巨,唯有将西迁精神深植于心、外践于行,方能将这股穿越时空的精神伟力,转化为新时代干事创业的强劲动力。
我们要永葆“初心之光”,照亮信仰之路。要始终牢记能源报国使命,将个人理想、企业战略与国家发展深度融合。要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投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能源开发与能源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在锻造“国之重器”的征程中不断铸就精品工程。

新疆天富40万千瓦光伏基地数智监控生产运维系统
我们要高扬“奋进之旗”,勇立时代潮头。要传承"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将西迁精神中的闯劲和韧劲转化为创新动力,敢为人先,不断进取,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浪潮中抢占先机,在新型储能、氢能等前沿领域实现更大突破,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不断勇攀高峰。

NIMS项目可视化管控平台
我们要践行精益之道,提升发展之效。要将 “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核融入现代化管理实践,通过精准标准化、流程数字化、管控全链条化,把“价值最大化、浪费最小化”的理念贯穿于每个项目、每个环节,以管理升级提升能源工程的品质与效能,引领能源电力行业向精细化、高效化转型,为行业进步注入持久动力。
我们要锻造能源铁军,凝聚奋斗之力。要将西迁精神学习与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理想信念教育紧密结合,打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的过硬队伍,以实打实的业绩,诠释新时代西迁精神的磅礴伟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那场壮丽的迁徙早已超越事件本身,成为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力量的延续。
“西迁精神”这束从历史深处照来的光,历经六十九年的传承与磨砺,已然更加璀璨。它点亮过荒原,见证过奋斗,也必将照亮更远的远方。
让我们每一位西北院人,都成为这束光的持有者和传递者,心怀赤诚,步履不停,在更加壮阔的新征程中,续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