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苍翠群山间,藏着一片云雾缭绕的秘境——金秀瑶族自治县这里群山环抱,层林叠翠,一座“超级充电宝”正从群山峡谷的褶皱中拔节生长,在大瑶山的绿意里生长出清洁能源的希望。
这座由中国能建葛洲坝二公司承建的来宾抽水蓄能电站,坐落于金秀县东部的忠良乡境内,总装机容量达120万千瓦。项目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工程,也是广西第二座核准的抽水蓄能电站,它像是一颗嵌入大瑶山的“能源明珠”,承载着区域电网削峰填谷、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使命。
广西来宾抽水蓄能电站鸟瞰图
“自今年2月开工建设以来,各项工作正按计划有序推进”,项目总工胡必豪的话语里满是底气,“目前,生活及办公营地、拌和楼、物资仓库、综合加工厂等临建设施已全部完成,导流洞、场内施工道路开挖等关键工序也顺利收尾,主体工程大坝从1005米高程开挖支护至910米,进出水口从1045米高程开挖支护至985米,工期较计划提前约1个半月。下一步,团队将科学组织、精心施工,全力确保在2026年4月具备大坝填筑条件。”
在群山褶皱里“挤”出建造空间
峡谷本是自然的“留白”,却成了工程建设的 “难题”,工程地处金秀县忠良乡的峡谷间,与金秀县城15公里的直线距离,却隔着数重陡峭山岭,对工程建造所需要的物资运输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上水库西、南、东三面山体连绵、地形封闭,仅右岸下游850-1000米的山包可作施工场地,在狭小空间里要建设大型工程,考验着建设者的智慧。
清晨的大瑶山
“这里不是平地建楼,而是在群山褶皱里‘挤’出施工空间。” 项目负责人介绍说。沿L9号道路从南到北,项目管理团队依次布设机械设备停放场、砂石加工系统、混凝土生产系统、综合加工厂等核心临建设施,让狭小场地也能“五脏俱全”。
针对开挖与填筑,项目采用“分期策略”,电站的库盆开挖与坝体填筑道路分两期推进,第一期以保障开挖运输为主,第二期兼顾开挖与填筑协同,破解了“挖得出却填不下”的运输困局。
大坝左坝肩
“513.46万立方米的土石方开挖量,相当于挖空超过2000座标准游泳池,各部位土石方填筑量达456万立方米,对开挖料回采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161.17万立方米直接取自库盆开挖有用料,实现了‘开挖即利用’的良性循环。”总工胡必豪手中那张密密麻麻的土石方调配图,清晰记录着每一方开挖料的来源与去向。
为150米高坡系紧“安全绳”
大坝左右岸、进出水口及扩库区分布着众多高边坡,最高落差达150米,狭窄的马道上,支护难度极大,每一步施工都像在绝壁边“走钢丝”,哪怕几厘米的偏差都可能引发风险。
项目团队采用预裂爆破的“微震动”技术,让岩壁开挖面平整如镜,且最大限度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在窄马道上,钻、注、灌一体平台车实现流水作业,一体化升降平台台车让支护效率大大提升,数智化技术和设备的加持减少了人工投入,也大大降低了安全风险。
在边坡顶部及各级马道,安全防护必须十分完善,为保障全程盯控,每日有专人巡查支护面,自开工以来累计排查隐患超过1000处。负责安全巡查的人员每日微信步数均达到3万步以上,“每一步都是对边坡稳定的守护。”安全巡查员的胶鞋沾满泥污,却踏出了施工以来“零坠落”的安全感。
大坝右坝肩
把绿色标准“刻进”大瑶山的岩层
金秀大瑶山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山高林密谷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十分丰富,这里分布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瑶山鳄蜥”和世界植物活化石“银杉”等珍稀动植物,是重要的天然植物园和物种基因库。
卜全河是来宾抽蓄电站工程最亲密的“邻居”,河水滋养着沿岸百姓的日常用水,更承载着芝麻剑、乌原鲤等国家二级保护鱼类的生存家园。“不污染一滴水、不破坏一片绿”,是项目团队的承诺。
项目施工建设产生的污水经三级处理系统层层净化后,重返工地用于降尘、养护,砂石加工废水沉淀后被循环利用,实现了“零外排”的废水闭环。每当暴雨来临前,项目部用绿网全覆盖裸露坡面,修建截排水沟、挡渣墙、沉砂池,并组建突击队24小时待命,严防水土流失。
为确保施工静音降尘,爆破钻孔选用带除尘器的湿钻设备,施工道路定时洒水抑尘,噪声被严格控制在55分贝以下,远低于山林自然环境的噪声耐受阈值,让工程与大瑶山的静谧和谐共生。来宾抽蓄项目建设者正把绿色建造标准“刻进”大瑶山的岩层里。
从几乎“无路可走”到“挤”出建造空间,从“绝壁施工”到“安全零事故”,从“生态守护”到“绿色闭环”,峰峦如黛的大瑶山深处,中国能建葛洲坝二公司项目管理团队正以“钢与铁”的坚韧劈开天险,以“绿与智”的巧思守护生态,在大山里书写着清洁能源的攻坚故事。
在不远的将来,抽水蓄能电站的机组伴着山风轰鸣转动,这座“绿色充电宝”每年将为广西电网削峰填谷约14.33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53.9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气体约123万吨、二氧化硫气体约0.86万吨。那时,晨雾会裹着松涛掠过坝顶,绿色电能将顺着导线穿越群山,与瑶乡的炊烟、溪涧的流水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