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综合报道
攻坚克难显担当 精雕细琢出精品——中国能建陕西院总承包的西北地区用户容量最大全地下变电站建设纪实

  10月19日凌晨1时09分,由中国能建陕西院EPC总承包的三星环新110千伏专用变输变电工程顺利投运。项目建设背后,凝结了陕西院人的智慧和汗水。


  高端设计 保证用户需求

  俯瞰整个项目,映入眼帘的满眼绿意,人们会以为这是一座生态公园,若不是地面上用砖石铺成的小路呈现出的闪电符号,你根本想象不到这是一座变电站。“地面公园+地下变电站”的设计风格是三星环新110千伏专用变输变电工程最显眼的特点。

  该项目位于西安市高新区,为“西北地区用户容量最大的全地下变电站”,全站以计算机监控系统为核心,实现对所有一次设备进行监视、测量、控制、记录和报警功能,并与保护装置和远方控制中心通讯实现共享信息,其采用全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基坑深度18.2米,深入地下两层,地面仅设置楼梯间及通风井,其余区域将建成生态公园。

  本次用户1厂目前由4回10千伏线路供电,2017年至2018年最大用电负荷25.653兆瓦,2厂预计预测负荷85.641兆瓦,加上后期3厂,远期预计总负荷196.935兆瓦,本次三星环新110千伏变电站建成后,将满足该用户1、2、3厂的负荷需求。


  专业管理 保项目安全施工

  管理是项目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工序看似简单,实则精细又复杂。由于该项目是全地下变电站,施工工艺要求高、施工难度大。项目共涉及5项超危大工程,即深基坑支护工程、深基坑降水工程、深基坑土方开挖工程、高大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涉及伏主变压器吊装工程,项目部均按照超危大项目管理要求,编写专项施工方案,邀请专家论证,严格依据施工图及施工规范进行审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

  据项目执行经理刘航舟介绍:“本工程基坑安全设计等级为一级,陕西院项目管理团队在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测基坑沉降量、水平移位数据,按照监测方案要求的频率及时上报监测数据,切实做到出现异常能即时上报,管理人员对异常情况进行分析与处理,同时加强基坑边坡检查监护,直至监测数值稳定,确保基坑使用安全”。

  地下基建工程最令工程人员头疼的是深基坑降水,尤其当进入雨季时,降水量增多会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对基坑边坡和底部产生渗透力和浮力,增加基坑的不稳定性,可能引起边坡滑塌、基础流砂、坑底隆起等严重后果。为此,对深基坑进行排水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头等大事。总承包项目部成立应急值班小组,组织施工单位,检查防汛物资配备情况,对每个降水井进行逐一检查,对现场临时用电进行专项检查,同时确保备用电源的正常使用,防止发生因停电造成的降水不及时,危及基坑安全,确保每个降水井内抽水泵能正常运转,每周对抽水泵进行检查,对不满足要求的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更换。降雨期间,总承包项目部每晚安排人员进行值班巡查,实时反馈水位数据,确保降水水位维稳,同时做好周边雨水疏导排水工作,防止周边排水不及时造成雨水倒灌,危及基坑安全,在各专业管理人员的相互配合下,三星环新项目深基坑使用在雨季未出现任何质量安全事故。

  电气设备房间交付安装作为关键线路,此前制定的周工作例会已不能适应现场各项管理工作需要,针对此情况,陕西院项目管理团队及时调整管理方式,白天对各作业面检查验收及存在问题及时协调处理,夜里召开协调会,就当天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对未完成工作任务制定赶工措施,并安排布置次日工作。要求各施工单位做好室内作业面通风措施,同时,项目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发挥团队力量,努力协调各作业面的工作顺序,避免返工,保证施工安全、质量及进度,通过及时有效的管理方式,保障项目顺利并网投运。


  恪尽职守 保项目顺利投运

  “现在对GIS进行耐压实验,请各部门做好准备工作,”对讲机里忙碌地来回传递着各种指令,此时总承包项目部管理人员,身穿潮湿的工作服,脚底满是泥土,但他们依然坚守现场。

  国庆节期间,正是工程建设的关键时期,现场忙得不可开交,项目部全体人员早已将休假这件事抛之脑后。3日晚8点,就在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时,当晚暴雨突然来袭导致现场突然停电,众人即刻分头行动,前往可能发生故障的地点进行排查。“我去看看外面配电箱,肯定是跳闸了”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刘航舟笃定地说着。

  项目部外面一片漆黑的夜色包围着几盏昏黄的路灯,豆大的雨点匆匆落下来,小泥坑里满是总承包项目部管理人员忙碌的碎影。四处查看一番,果然是一级配电箱跳闸造成停电,合闸后用电恢复正常,他们刮了刮脚上的泥土立即前往GIS室继续进行耐压实验。

  在日常的巡检过程中,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正值-1电缆沟混凝土浇筑,管理人员发现模板与钢筋之间保护层厚度不符合要求且未见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如果直接浇筑会造成钢筋外漏,长期与空气接触将会造成钢筋腐蚀,影响结构寿命,埋下质量隐患。眼看即将浇筑至该部位,众人纷纷冲锋上阵,毫不犹豫的拿起身边的钢管对模板内的钢筋进行调整,有人推着钢管,有人拿着保护层垫块小心翼翼地将垫块放入并使其固定牢靠,完成后拍拍双手,踩了踩洒落在脚上的水泥浆,大家继续回到岗位进行巡视。在进行基础施工时,他们深入基坑现场,发现钢筋绑扎存在并筋以及钢筋间距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质量问题,立刻要求施工单位停止施工,并要求其进行整改。他们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基础质量出现问题,一切努力都白费”。整改完毕后挨个进行检查,确认整改完毕后,方才让施工单位继续施工,离开时他们还不忘将掉落在基坑里的垃圾随手带走。

  跟相关单位的推进会上,他们说:“别小看那一根细细的钢筋,一旦出现问题,那可能会对整个工程造成不可逆的影响,越是这些容易忽视的质量细节,我们越要仔细检查,保证不放过任何一处安全隐患”。

  就是这样他们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奉献与担当,他们克服疫情、高温、严寒等各种不可抗力因素,积极协调各参建单位,办理相关手续,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紧抓现场施工安全、质量及进度目标,确保各作业面工序顺利进行,保证项目顺利带电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