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西广袤热土上,高耸的铁塔上一条条输电导线好似银色巨龙架空穿梭,“巨龙”身长2500多公里,北起巴西西北部的亚马孙地区、东南至里约热内卢,跨越5个州、81个城市,沿线聚集着巴西80%的经济活动,是巴西跨度最大的清洁能源转移工程——巴西美丽山±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二期项目。
美丽山二期项目是巴西第二大水电站——美丽山水电站的送出工程,解决了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清洁水电外送和消纳难题,推动了巴西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为实现巴西能源安全稳定供应贡献了“中国方案”。
这条“巨龙”的勘测设计,离不开中国工程师的勤劳与智慧,它的光鲜出道更凝聚了中巴两国建设者的汗水与努力。
“边摸索边前进,最终拼出了切实可行的设计施工蓝图。”中国能建中南院项目经理许斌说,“项目施工现场均处偏远地区,生活物资缺乏,卫生条件差,饮食习惯与国内大不相同,驻地到现场交通极为不便,有的甚至需要每天坐渡船来回;全年长期接近40℃的炙烤温度,紫外线极强,往往在太阳下待几分钟就会晒蜕皮。”历时4年3个月,中南院陆续派驻全专业70余人,战胜了项目管理模式不同、设计标准和习惯差异、设计接口复杂等各种挑战,让这条贯穿巴西南北的“绿色电力高速公路”变为可能。
此外,项目沿线地理环境复杂,途经三个地形多变的地理气候区,跨越十三条大型河流,生态体系极其复杂、人文差异极大。然而在中巴两国建设者共同努力下,项目克服了中国特高压出海的“水土不服”和环境复杂等诸多问题,通过了高温、大风、雷雨等恶劣天气和满负荷工况运行的考验,创造了巴西大型电力项目建设的纪录和“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的奇迹。
项目建设过程中,输电线路经过生态保护区等地,中国企业会依据规定与实际环境作出调整,为环境保护提供“中国方案”。如将部分铁塔建得比原标准高、塔间距比原标准大等,不惜增加成本以保护生态环境。当施工人员碰到受伤的小动物时,他们会将其送到附近的兽医站进行救治并放生。项目还聘请了巴西专家进行环保监督,对地貌、动植物生态系统,以及沿线的历史文化、文物考古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减低对环境的影响,受到巴西环保署的高度赞誉。
“这是我工作中首次遇到,在一个建设项目施工前就已经做好了林木补偿规划,规划先行,树木砍伐反而放在最后,工程技术人员从一开始就与环保人员紧密合作,使得生态自然得以优化。”安娜·塞西莉亚是巴西环保专家,自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成立以来她就一直从事对公司的环保监督工作,主要负责工程准备阶段的环境调研并为规划电网线路提供环保意见。
作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高压技术首度走出国门落地巴西,“项目建成投产后,满足了当地约2000万人口的年用电需求,增强了巴西国家骨干电网架构,提高了电网安全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国网巴控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美丽山二期工程带动了当地电源、电工装备、原材料等上下游产业升级,为当地直接创造2.5万个就业岗位,项目建设期内为巴西贡献税收约35亿雷亚尔,推动了巴西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了两国间技术交流和人员往来,打造了中巴产能合作的亮丽名片,增强了中国企业在巴西乃至拉美投资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