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综合报道
接棒“长征路” 躬耕“希望田” ——写在广西百色市“学文秀、争优秀”暨驻村第一书记座谈会上

  “生态油茶最值钱,百亩油茶万斤油;钱财滚滚达小康,又讨老婆又盖楼……”在百色市西林县足别瑶族苗族乡央龙村石湾沟,脱贫户马元贵在自家油茶林里,自编自唱起山歌,身旁的油茶树果满枝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百色市西林县足别瑶族苗族乡央龙村现貌

  

  看着马眼里闪烁的欣喜,欣慰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我的思绪不禁回到了一年前——“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涤荡人心,我由衷的钦佩扶贫路上脚下沾满泥土,心中饱含深情的攻坚“战士”,更为殷殷初心如磐,身影永留山乡的黄文秀深深感染,她将心中的长征,走出一路繁花。

  彼时,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百色市委正在对选派新一轮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我主动向中国能建广西工程局请缨驻村帮扶。然而,家里的情况让我犯难了,女儿6月即将参加中考,年迈的父母重病又刚经历过大手术,需要悉心照料,而妻子又因工作原因远在外地。

  “家里的事是小事,老百姓的事才是大事,我们都是从山里出来的,现在从城里回去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才真的叫‘衣锦还乡’。看出我的担忧,妻子毅然放弃工作支持我的选择,于是放下心来,我背上行囊,踏上了为期两年的驻村第一书记的征程。


央龙村茶农们正在有机茶叶产业示范园采摘茶叶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2021421日,谷雨的第二天,经过7个多小时460公里的车程,我来到了这片被誉为广西西大门的苗岭,正赶上茶农们赶制一年最后一道新鲜春茶的时节。山坡上、田地间,垄垄畦畦,生机勃勃,满眼是层层叠叠的茶树,昔日千面坡、万道梁,满山都是土坯房的贫困山区,已是条条新路盘山梁、通组到户宽又畅,产业基地务工忙,户户住上安稳房

  驻村第一书记李贤楚从田间地头向我走来,他热情地握住我的手说到,欢迎你的到来,现在央龙村脱贫摘帽了,但更需要你来为乡村振兴再添一把火,再加一把柴。我郑重地握紧了这双被汗水浸湿的手,心底泛起涟漪——此刻接过的是李贤楚书记肩上的担子,开启的更是黄文秀未走完的“长征路”。

  扶贫从新手熟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六个精准”的论述指引了黄文秀开展扶贫工作的方法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是黄文秀一双脚一支笔,走屯入户的调查研究,启迪了我依靠群众、依靠组织、依靠作风的工作思路。


何刚(右二)组织开展扶贫惠民政策宣传

  

  为做到心中有一本明白账,我走访了全村9个自然屯,深入149户脱贫户及一般户家中,了解他们真实的脱贫情况和困难,掌握到央龙村仍旧存在思想闭塞、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基础薄弱的问题。每天晚上回到宿舍,我再协同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组开展五个商讨、五个要求夜谈会,商量解决方案。

  如何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上下功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这是我们思考得最多的问题。思来想去,我们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将中国能建投入的440万元帮扶资金,作为开启2021年重点巩固提升央龙村两不愁、三保障金钥匙


驻村第一书记何刚(左)帮助销售农户家中滞销农产品

  

  一场全面提升央龙村形、实、魂的总攻战打响了。一年来,我们将帮扶资金用于实施央龙村住房立面改造提升项目及村民牲畜家禽集中养殖项目,修筑文化广场和宣传长廊,塑造美丽乡村之;扶持央龙村合作社租赁山地,种植油茶、牧草、八角等,扩大牛羊养殖规模,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同步增收,打造乡村产业之;加强党建引领,协助央龙村两委换届,开展党支部星级化管理,铸牢乡村文明之


驻村第一书记何刚(中)到央龙村龙汉屯对农户牛羊养殖进行验收

  

  乡村振兴征程上,农业、农村、农民,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驻村工作中,我感到既要着眼于乡村振兴,还得针对个体精准帮扶。通过挨家挨户调查,我发现央龙村种植茶油历史悠久,但全村70%以上油茶林是老龄低产林,多处于半野生状态,平均每亩产油不足10公斤,乡亲们守着漫山遍野的油茶树,却找不到致富金果子

  “与其冒险发展新产业,不如通过技改提高油茶产量,中国能建挂职干部、西林县委常委覃海珠带领扶贫工作队引导村民实施油茶双千计划,在田间地头开设油茶科技课堂,培养一批油茶乡土专家,率先推广独创的间隔嫁接法,对地产油茶林进行改造。


驻村第一书记何刚(右)帮扶村民实施油茶“双千”计划

  

  “现在一年还有几十斤油,嫁接三年才结果,还不知道效果怎么样?刚推广时,许多村民心有顾虑。我和工作队抓好引领示范,动员村民罗正祥改造自家油茶林。每年嫁接2根主枝干,预留4根主枝干结果,逐年依次嫁接。几年下来,罗正祥成了油茶种植乡土专家,嫁接成活率达到95%油茶产量大幅增加,村民们看着心动了。

  村民马元贵邀请乡土专家改造自家121亩长期处于野生状态的油茶林,每亩保留80株左右老树进行嫁接。锄草、施肥、剪枝,马元贵像呵护自家孩子一样管护着一株株老茶树。2021年,他收获满满,油茶收入8.5万元。老油茶林成了示范林,他说:亩产油茶籽80公斤,能产20多公斤山茶油,是以前的两倍以上。

  像马元贵一样,央龙村油茶自低改以来,大部分村民尝到了“金果子”的甜头。我们还通过创新龙头企业+专业服务公司+贫困农户的产业模式,进一步引导村民将土地流转给龙头企业建设油茶基地,2021年油茶种植户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全村油茶种植面积从2018年的604亩发展到现在的2836亩,油茶林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致富林


央龙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振兴之路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站在高山之巅,远眺一条田西高速公路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走进希望田野,近看一幢幢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欣欣向荣。诚然,我们刚从脱贫攻坚的战场下来,又迈上了通往美好未来的大道,接棒的我暗下决心——愿做“长征路”上服务农民的孺子牛、科技兴农的拓荒牛、扎根基层的老黄牛,让时代答卷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