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书信很慢,车马很远,鸿雁传情便显得浪漫;
如今资讯很多、传播很快,深度阅读就更显可贵。
为什么要读书?12岁时的周恩来给出了答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进一步浓郁青年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4月22日,中国能建天津电建团委组织“悦读·分享”青年读书沙龙活动,迎接第27个世界读书日,迎接最美人间四“阅”天。
品书、荐书、评书,让阅读变“悦读”
古人摇首诵吟,品节奏顿挫之美,今人声情并茂,解人生百惑。活动中,大家一同围绕“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的主题,品书、荐书、评书,讲述书中的故事和文字带来的力量。
“有庆不会在这条路上跑来了。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随着党群工作部尹泽夕对余华创作的长篇小说《活着》的诵读,大家的心情在起伏。
“这本书的名字和它里面的内容实际并不相关,大家读过之后也可能会觉得像一本心灵鸡汤,但实际经过我人生的旅程,我觉得它告诉我们的是把我们生活、工作中很多事情总结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感悟。”行政工作部的史丹萍给大家推荐了美国作家霍普金斯所著的《绿茶》,并结合自己生活的经历感悟为大家阐述了书中“六个真谛”的含义。
“今天这本书是我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最适合大家通读的一本书,其一是主人公将自己生活和工作的经历提炼出他称为原则的东西,其二是这本书分享了如何去总结适合自己的规律,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如何去实现它。”能建路桥人力资源部青年代表李宁就《原则》一书与大家进行了分享。
8位青年代表向大家推荐自己精挑细选的书籍后,其他与会人员三五成群地对推荐书籍进行交流,热情十分高涨。
书签记录的是停在书中的记忆,寄语留的是此刻的回忆。
听了大家的分享,总有些“私语”“祈盼”“祝福”想赠与对方,常伴身旁,“读书人”又多是喜欢写上两笔。活动现场更是特意准备了空白书签,供大家留语寄情。
选书、建家、充电,让分享变“共享”
青年是企业改革发展的生力军、主力军,天津电建团委一直将青年的培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着眼企业改革发展所需和青年员工成长需求,精挑细选了有关数字化转型、新能源发展、企业管理、日常管理等各种类别书籍,推动帮助广大青年员工多学习、多读书、开眼界、长本领、提素质。
“真是太好了,这些书是我一直都想看的,网上也找不到,又没时间去书店里看,现在天津电建团委将购置的图书赠给‘青年之家’,真是太方便了!”青年员工代表张志诚边翻手里的《焊接工艺设计与实例分析》边说。
“尤其是对我这种正准备‘二建’考试的来说,简直就是‘及时雨’呀!”陈秭玥兴奋地应和道。
天津电建拓宽共青团服务和联系青年新领域,满足青年实际需求,扩充现有资源,让“青年之家”真正成为青年的成长驿站、暖心驿站、交友驿站。
“我们将充分发挥青年敢打敢拼的作用,将其打造成一支有能力、可信赖的队伍,为‘2025年再造一个新天津电建’的目标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该公司团组织负责人表示。
分组、建群、提升,让活动变“互动”
打造3个“青年之家”,设立4个职工读书小阵地,划分9个读书小组,建立微信读书群......为“悦读·分享”活动落实到位、出色出彩,天津电建团委可以说下足了功夫。
天津电建海外工程公司团总支为契合国际业务转型发展的特点、需求和实际,精心购置了一批精品图书,涵盖中国历史、党史、艺术、传统文化、生活类、实用类、专业相关和专业拓展类共140余册。为方便青年员工借阅,在“青年之家”固定书架的基础上,还独具匠心地增设了更为灵活的“流动书架”,把购置的图书定期轮换、流动起来。让好书真正走近广大青年身边,走进大家的精神世界。
“悦读·分享”青年读书沙龙活动充分展示了员工读书成果,达到了交流共享、互促共进的目的,既提升了自我,又唤起了共鸣。
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将阅读纳入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学理论、学科学、学文化、学法律、学业务,不断充实自己、升华自己,做到知识过硬、本领高强,为企业转型升级贡献智慧力量。
下一步,天津电建团委将通过强化“青年之家”阵地建设、科学规范管理等措施,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全面推进青年发展各项工作,丰富广大青年员工业余精神生活,使广大青年员工的思想、能力、行动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和自身发展需要,跟上企业改革发展、转型升级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