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伴随着挖掘机、搅拌机的现场轰鸣声,中国能建甘肃院承建的张掖甘州南滩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项目现场,春之声已然奏响。
“我们这个项目的意义不一般,它是张掖市光储氢热综合应用示范项目之一,是中国能建既投资又总承包的项目。对于我们院来说,更是实现开发性建设业务突破的首个项目,这次我们参股并且成为总承包方。”甘肃院EPC总承包项目副经理李若泓介绍,项目总投资约16.5亿元,占地面积约7049亩,规划建设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配套建设60兆瓦/120兆瓦时储能。
项目现场
项目正月初六正式复工,目前,项目营地已搭建完毕,北侧光伏场区场地平整、围栏安装、道路铺设基本完成,基础打桩施工已完成3000余根,南侧光伏场区正在进行场地平整。李若泓思路清晰,目光坚定“项目部当前的重点工作是对工程设计、施工和采购进行沟通协调,对现场安全、质量和进度进行统一管理和把握,同时对疫情做到严防严控。”
项目全容量投产后,预计产生地区生产总值(GDP)约176亿元,税收合计约25亿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5万吨/年,相当于甘肃省322万亩森林的碳汇量,达到2020年张掖市森林碳汇量的68%,将为张掖市乃至甘肃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打造成央地合作的精品示范项目。”
“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在三百多公里外的甘肃武威,甘肃院一支10人队伍扛起设备正气喘吁吁翻越雪山,他们踏勘、定位,忙碌的背影散落在祁连山东部,一幅生机活力的“春耕图”正徐徐铺开。
武威天祝松山滩风电基地33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外业踏勘现场
“图卷”的“完成版”是武威天祝松山滩风电基地,未来在这里风能将转换成清洁电能,推动天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助力国家双碳目标早日实现。天祝松山滩风电基地33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作为基地的配套送出工程,线路长约49公里,线路走径区地处丘陵,山地居多,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
甘肃院外业团队于2月16日抵达现场,开启了外业踏勘测量工作。
“车上不去的地方,我们就自己爬,山顶风大,我们就原地跑几步”。甘肃院外业工程师朱鹏说,由于下雪天气,导致山路难走,为了能按时完成任务,工程师们不惧风雪,迎难而上。中午饿了,白开水就干粮啃几口。
“该工程线路交叉跨越多且复杂,出线端附近需要依次连续跨越连霍高速、兰新电气化铁路、海天公路以及庄浪河”工程设总陈军说,为顺利完成本段复杂交叉跨越,找出最优走径,工程组多次开会讨论,认真分析线路跨越可能性,对交叉跨越地形进行测量,详细勘察塔基的地质条件。
“有些塔位看起来一河、一路之隔,但实际需要绕行好几公里才能达到”陈军介绍,经过工程组几日连续奋战,线路终于走通最复杂的交叉跨越地带。
一年春为首,万事行为先。目前,甘肃院各项目、外业工程正在陆续开工、复工复产,为虎年“开门红”吹响了奋进的“冲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