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综合报道
雄安,见证“能建速度”


雄安新区新安北堤防洪治理工程现场


“开始下钻!”9月5日,雄安新区新安北堤防洪治理工程施工现场,机器轰鸣,来自中国能建葛洲坝路桥公司的建设者们正在进行水泥土搅拌技术交底工作。

据了解,雄安新区处于白洋淀流域,水网密集,防洪压力大,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确保雄安新区防洪安全,是雄安新区基础建设的重点之一。作为一家具有水利水电特级资质的在鄂央企,中国能建葛洲坝路桥公司承担了雄安新区新安北堤防洪治理工程。

雄安新区新安北堤防洪治理工程施工图


真抓实干,掀起大干热潮


雄安新安北堤坐落于水网密集、水系丰富的白洋淀。新安北堤防洪治理工程为防洪堤和生态堤,按20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设计,为一级堤防,全长35.64公里。工程建成后,对于雄安新区成为城市与自然共生、防洪安全与生态共融的绿色生态示范区具有重大意义。

防洪自古以来就是民生大事,为确保雄安新区环起步区具备基本的防洪排涝能力,项目开工不久,业主就下发了节点工期目标,5月30日前完成防洪堤填筑、6月30日前完成生态堤填筑。工期紧、任务重,项目部全体人员都绷紧了弦,卯足全力,启动劳动竞赛,掀起施工大干新高潮。

"开工即决战,启动即冲刺,我们必须抓紧一切时间,风雨无阻,真抓实干、马上就办,在汛期来临之前保质保量完成防洪堤填筑。"雄安防洪治理项目部常务副经理方涛说。

为准确把控现场详情,改进工作方式,项目部将会议"搬到"现场,将所有人一起参加的"集中会议"改成以工区队伍为单位的"多头会议"。优化施工组织和资源配置方案,外部协调与内部规划两手抓,全面把控施工进度。

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项目部工程管理人员召集监理、设计等单位到现场及时研究解决,确保文不过夜,事不隔天,当日事当日毕。

同时,项目部开启24小时不间断施工作业,高峰时期,242辆自卸车与400多名施工工人三班倒,共同协作开展"挖""运""填"作业,经过全体人员不懈努力,仅用三个月,顺利完成了各项节点目标。


雄安新区新安北堤防洪治理工程施工图


雄安质量,筑牢新区新屏障


雄安,一座承载着千年大计的"未来之城",对施工安全质量管控异常严格。雄安防洪治理项目部高度重视工程质量,坚持"试验先行、样本先行,确保一次成优";调派巡查车进行24小时不间断作业,坚持做到"人休车不休";扎实开展质量"三检制"和"联检制"等,对施工质量隐患和缺陷问题零容忍,全力打造安全工程、品质工程。

"一次,在检查中发现填筑的土块粒径过大,导致堤防压实度不足,防渗功能会大大降低。"项目生产负责人朱成介绍说,"针对发现的质量隐患,项目部迅速召开专题会研究对策,在石料被碾压前,采用旋耕机对粒径进行修整,保证粒径均匀。在施工过程中,设置填筑厚度标尺,实时检测土料含水率,确保控制在最优含水率范围内。"

同时,项目部在施工现场引进"雄安建设管理平台",对现场每道施工工序进行质量在线监督与验评管理,实现施工作业与质量管理规范化、智能化。

经过项目部严格的质量管控,项目填筑质量和施工进度均得到较大的提升,该工程已完成防洪堤填筑120万方、实现填筑生态堤86万方的目标,工程验收合格率达100%,防洪堤已基本具备防洪能力。

目前,项目部正围绕"11·15"节点目标进行生态堤回填、格宾石笼、水泥土搅拌桩、劈裂灌浆及绿化等工作。项目建成后,新安北堤将成为雄安新区的一道靓丽风景,将防洪度汛与生态环保融为一体。中国能建葛洲坝路桥人用实干和担当,正奋力筑牢雄安新区防洪新屏障,打造美丽生态新城的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