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综合报道
城市引擎靓动全运
中国能建陕西院为“十四运”做好能源保障

  金秋时节,微风和煦。9月15日晚,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盛大开幕。这一夜,整座城市被"点亮",以最美的"姿态"迎接世界目光。 

  丝路启航,盛世之花。全运会西安奥体中心的三座标志性建筑位于中央景观主轴核心位置,交相辉映、动静趣致。在夜幕下,"一场两馆"更是华灯璀璨、万分耀眼。

    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陕西院牵头设计的西安东北部33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迁改落地工程,直接承担着第十四届全运会、残运会的电力保障任务。陕西院致力于将该工程打造为环境优美、配套完善、布局合理的城市综合承载系统,用行动提升城市空间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赵一德,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曾先后来到该工程现场检查第十四届全运会供电保障工作。


福泽民生的城市动力

 

  西安东北部33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迁改落地工程的顺利建成,将打通750千伏泾渭变至330千伏玄武变双回线路、750千伏泾渭变至330千伏北郊变第Ⅲ回线路的通道,补强西安电网主网架结构。架空线落地后,一方面美化了城市天空,有效改善市容市貌;另一方面盘活了大量土地资源,腾出建设用地4000亩,其中可开发用地3180亩、绕城高速扩建用地820亩。同时,工程的实施,将形成完整的330千伏及以上超高压电缆设计、建设、运维的标准规范,成为对国内长距离超高压电缆建设及运维全面实践的标杆工程。该项目的建成投运将为西安东北部及城区全域的民生福祉、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可靠、安全、持久的供电保障,最终提振西安城市的全域影响力。

  西安东北部33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迁改落地工程是政企合作多赢的典范。按照省、市政府及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西安供电公司的要求,陕西院作为设计总牵头单位,全力推进该工程建设,服务西安发展。

 

意义非凡标杆工程 

 

  西安东北部33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迁改落地工程是全国超高压电缆管廊建设典型示范工程,涉及超高压电缆线路回路数之多、长度之长、电网系统结构之复杂,在国内尚属首次。

  工期时间紧。该工程自2019年12月启动,至2021年3月完成核心区段施工,并顺利实现带电投运,仅用时15个月,比同类工程正常建设工期缩短一半。

  工程规模大。该工程新建22公里双仓高压电缆隧道、2座电缆终端站,改扩建1座750千伏变电站、4座330千伏变电站、1座发电厂,新建330千伏超高压电缆线路100.8公里,新建架空输电线路24公里,总投资约77.14亿元,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超高压电缆工程。

  施工难度高。电缆隧道线位沿北三环、杏渭路、广运潭大道布设,穿越4座立交桥、4条地铁、1条高铁、10条综合管廊及灞河河道,隧道最深达35m,整体建设呈现节点多、界面广、路径长,以及涉及专业多、管理难度大的复杂特性。

  技术应用新。上乾村终端站是国内首个超高压集中补偿站、电缆线路是国内首个长距离330千伏电缆线路、首次开展330千伏长距离、大截面电缆系统1小时1.7倍U0的现场交接试验。该工程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330千伏交联聚乙烯电缆及附件相关标准,同时,还采用了10余项综合监控子系统,为目前国内监控手段最全的超高压电缆工程。

  参建单位多。该工程组建了以建管、设计、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在内的联合项目指挥部,共涉及51家参建单位。陕西院作为设计总牵头单位,肩负着协调多家单位和企业共同合作的重任。建设过程中,陕西院积极建立协作联系机制,达到"随时提出问题,随时会商解决问题"的效果。最终,在多方紧密合作、共同努力下,克服了疫情等不利影响因素,确保了工程安全、优质、高效推进。

 

步履铿锵的设计劲旅 

 

  自工程启动以来,陕西院作为该工程设计总牵头单位,从上自下高度重视,集中人才等优势资源,成立了工程领导小组、专家组、项目组、协调保障组、设计工作组及宣传后勤保障组等,首次采用集中办公的形式,确保设计任务高质量完成。这支骁勇善战、勇于担当的设计劲旅活跃在该工程各个攻坚阵地上。

    因设计难度大,多个"首次"对他们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为确保工程高质量、高水平完成,设计团队先后组织召开技术专题会议百余次,明确设计相关事项,紧密跟进工程建设进度,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和进度计划,有力保证并及时解决设计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上百个。

  一项工程有成百上千处细节,而怎样把设计图纸落实到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成为施工图阶段的重中之重。设计团队始终秉持"对待问题一丝不苟,对待技术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每天在隧道里实地勘察并与现场施工人员及时沟通成了设计人员的必做事项。特别是进入工程施工阶段,设计团队常驻工程现场进行工代服务,工地出现亟待解决的问题时,第一时间实现就地处理。

  "只有把握好每个质量细节,才能铸就高品质、硬质量工程",工程设总刘斌说,"与其说我是拼命三郎,还不如说是团队力量,林溪高抗站为国内首个高压补偿站,面对这个没有标准化设计,没有通用设计的技术难点,所有的设计方案都要从零开始,加之时间紧,任务重,可谓困难重重。在没有标准的情况下,我们经过一次次外出调研、设计论证、组织实施、持续改进,创造出了新的标准,终于走出一条新路,大家都是一个想法,争分夺秒一定要将难题突破,助跑十四运"。刘斌被大家称为"拼命三郎",板寸、眼镜、工装,气质干练、精神烁烁,一厚摞图纸、一台笔记本常年与他如影随形。为了工程顺利推进,他忙的不可开交,每天风尘仆仆穿梭在幽暗的隧道中,协调破解项目中出现的各种难题,一天开四五个会议,对他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连续奋战。

  从设计图纸到现场工代,整个设计团队始终保持敏锐嗅觉和工作前瞻性,把潜在问题提前消灭在过程管控中,在细微处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他们以专业的技术素养,坚韧不拔的顽强拼搏精神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各项技术的突破。他们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克服工期压力,为工程建设提拱了精品技术方案及设计牵头服务,实现陕西院在330千伏电缆输变电工程设计领域的新突破。该工程也被评选为西北地区330千伏电缆标杆工程,标志着陕西院在超高压长距离电缆征程上又迈出坚实一步。

  回望这段建设历程,陕西院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秀团队一路荆棘一路歌,他们的步伐铿锵有力,信念无比坚定,始终以高昂的斗志严把好设计质量关,坚持高标准高水平设计,为陕西院在电缆输变电设计领域的丰碑上篆刻更灿烂的烙印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