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地而起、俊峰挺秀的泸山,山光云影、一碧千顷的邛海,经历风雨、跨越沧桑的建昌古城,临海望山,古今交融……
2021年央视秋晚设在西昌邛海•17度的分会场,将传统中秋文化和时尚现代元素相结合,既体现中国传统的月文化,又与年度热点相契合,同时寄托整个中华民族乡愁、相思情感,凸显了中秋文化、家国情怀和民族特色。
好一幅盛世美景!
从西昌一路向东,沿着公路开车3个多小时,就是布拖。这个位于四川大凉山深处的彝族聚居区,是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与云南省隔金沙江相望,海拔2000多米,有高山原野、湛蓝天空和朵朵白云。
中国能建天津电建承建的布拖换流站,就坐落在这片高原净土、天然氧吧,索玛花盛开的地方。
布拖项目的"七宗最"
天府之国,名不虚传。
四川水电资源丰富,技术开发容量达1.48亿千瓦,约占全国总量的1/5。截至2019年底,四川水电装机容量7840万千瓦,居全国第一。随着四川水电继续大规模开发,外送消纳能力亟待提升,预计2022年水电装机容量将达1.02亿千瓦。
如何将四川的水电能源大规模输送出去,促进四川水电消纳,保障其他地区用电负荷增长需要?特高压输电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继向家坝-上海、锦屏-苏南、溪洛渡-浙江、雅中-江西之后,起于四川的第五条特高压工程。其承担着将全球在建最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的清洁能源输送到江苏、浙江等地的重任。这条跨越5个省市、长达2087公里的电力"大动脉",将把白鹤滩水电站的清洁水电"西电东送"至江苏。
布拖换流站可谓这条特高压的"心脏"。白鹤滩水电站送出的是交流电,必须通过换流站转换为损耗更小、更易长途输送的直流电,才能安全稳定送到东部。
据了解,布拖换流站是迄今为止全球占地面积最大、土石方量最多、地质条件最差的换流站,也是目前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环境最复杂的换流站,建设各方面临巨大挑战。
占地面积大。布拖换流站用地面积930亩,约有87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
土石方量多。为了建换流站,需要挖掉260万平方米的土石方量,再填上300万立方米的土石方量,挖填总高差达65米,约有22层楼那么高。
地质条件差。站址地质全是淤积土质,没有石层,土质含水率极高,回填施工难度很大。
等级最高。国网数据显示,±800千伏直流工程输送容量是±500千伏直流工程的2-3倍,经济输送距离提高到2-2.5倍。布拖换流站双极额定输送功率 8000兆瓦,也是目前特高压换流站的最高等级。
规模最大。布拖换流站是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送端换流站,由白鹤滩送浙江(二期外送)、江苏(一期外送)两个±800千伏直流换流站及500千伏变电站三站合一同址布置、分期建设,规模可以说是目前最大。
环境最复杂。由于地处大凉山深处交通不便,叠加民族地区特殊条件、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项目履约的周边环境复杂程度远超常规换流站项目。
面对这些履约"拦路虎",中国能建天津电建在业主统筹指导下,立足环境保护、质量至上、安全第一,进一步梳理工程重点、难点及控制措施,强化全过程管控,做到安全管理落到实处、质量控制精益求精、进度管控有条不紊,有序地推动工程建设。
攻坚克难的"铁三角"
"他们仨这个‘铁三角’在现场可是出了名的。"业主副经理王雪野说。
项目经理张文伯、现场经理董克忠、总工程师王俊宇,号称布拖换流站现场的"铁三角"。
张文伯统筹全局,抓生产经营,搞内外联络;董克忠专管现场,抓工程履约,搞文明施工;王俊宇主攻技术,抓技术攻坚,搞质量工艺。三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共同带领项目管理团队砥砺前行。
2021年2月,天津电建进场之初,由于现场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桩基施工还没完全完成,导致主控楼和辅控楼基础开挖严重滞后。布拖县属于民族地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停水停电的事情,三天两头就发生一次。
受新冠肺炎和图纸滞后影响,加之钢模板的加工出现问题,到4月底防火墙的进度依然上不去。张文伯和董克忠压力非常大。换流站工程的工期本来就短,这下履约压力更大了。
工程建设困难重重。
怎么办?项目的工期能拖?
布拖不拖!兵来将待,水来土掩!
毫不放松加强疫情防控管理,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管控。所有新进布拖现场的人员"两码一报告"必须齐全合格,请当地医护人员到现场开展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办公区域、施工区域采取全封闭化管理并设置人员进出专用通道,每日动态更新人员信息并向地方政府报备,坚持落实日常消杀、戴口罩等防疫措施。就这样,现场人员的核酸检测率和疫苗接种率都实现了100%。
"那段时间,我们哥几个想了好多办法,就想着怎么样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张文伯回忆道。
出于尽快破解履约难题和加快具备施工条件的考虑,张文伯和董克忠等商定尽快破局。配备柴油发电机,保证停电期间的现场生产生活供电;建议作业单位采用桩芯插入钢筋的方式,有力确保桩基施工顺利完成;安排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到模板加工厂家开展指导,参与模板布置的边框、详图设计,模板的平整度和平直度终于达到了要求。
6月30日,主控楼交付;7月初,低端阀厅交付;9月中旬,高端阀厅交付。"这个速度,在换流站履约中工期算是短的。"董克忠说。
工程不但要干好,还要干出亮点。
结合项目创优定位和以往工程经验,"铁三角"决定开展创优策划,先制作工艺样板,经验收合格后主要从防火墙、外露基础、埋件精准度等全面推广。与此同时,重点抓好管沟、道路等无桩部位施工质量,特别注重防止基坑泡水、排水管道漏水等情况导致的质量隐患。
在主控楼前的广场地面施工中,由于现场所处地点海拔较高,地面总是出现拉裂现象。具有青海格尔木换流站履约经历的王俊宇,经过不断思考和总结,带领技术人员创造性地运用油毡纸打模板,有效防止了地面拉裂,得到了国网公司特高压建设分公司领导的赞许和好评。
作为总工程师,王俊宇不断提升自身技术能力和施工管理能力,结合多年技术管理经验,申报了《一种模板变形监测装置》等三项专利。此外,他还带领项目部青年技术骨干,对一些常用工器具作了适应性改造,应用在工程建设中,取得了良好成效。
过程中,张文伯与业主、监理和现场兄弟单位持续沟通,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为顺利履约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他们三个人互相补位、配合默契,真是当之无愧的‘铁三角’!"山东诚信监理布拖监理部总监助理宋金龙赞许地说。
情满彝乡"一片心"
1935年,时任红军总参谋长兼先遣军司令员刘伯承和彝族果基家支头人小叶丹以水代酒的"彝海结盟",就发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
四川大凉山曾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布拖更是凉山彝区典型的深度贫困县之一。
交通不便曾是困扰这里发展的最主要原因。附近几个县均以农业为主要产业,但农产品走不出去,自然也卖不上好价钱。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河村,走进彝族贫困群众家中,看实情、问冷暖、听心声,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之策。
2020年11月17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布拖县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巩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特高压工程不仅传递着光明,还播撒着希望。
据介绍,换流站几经选址,最后选择在布拖县。这背后也是基于工程建设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心考虑。在建党百年之际,能够参与建设世界上最大规模换流站工程的双期建设任务,天津电建深感荣幸与自豪,同时也深知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在业主的统一部署下,布拖换流站成立了包括各参建单位党员在内的临时党支部。这是加强现场党员和员工组织管理的重要举措,更是让"堡垒"进驻最前沿,服务新战略,建功新征程的坚强保障。
目前,临时党支部共有党员29人,其中天津电建布拖项目部党员7人。临时党支部将党建活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注重发挥党员在项目急难险重面前的先锋模范作用,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党支部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主线,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通过"专题学""实践学""趣味学""天天学"等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临时党支部开展11次党建主题活动,举办"红色电影放映周",引导党员从党史学习中汲取精神力量,增强服务意识,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依托共产党员服务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守护绿色特木里河,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公益活动,帮助周围村庄疏通排水沟渠,与工程所在地洛日村村委会签署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采购协议,为助力乡村振兴办实事、出实招,构建和谐建设环境,以实际行动履行央企社会责任。
精准扶贫"瓦吉瓦",党的政策"卡莎莎"。这句话,道出了当地彝族群众对共产党的真诚拥护和爱戴,道出了对党的脱贫攻坚政策的由衷感动和感激,道出了大凉山深处彝族同胞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欣喜和自豪。
从红军长征时的彝海结盟到今日的西电东送,希望的火种薪火相传。正是搭上了电力高速路,促使这里加快走上脱贫致富路。
由于布拖换流站项目的优质履约,9月下旬,天津电建成功中标白鹤滩-江苏送端换流站二期工程。10月14日,二期工程正式开工。
有理由相信,随着两期换流站工程的顺利完工,白鹤滩-江苏工程和白鹤滩-浙江工程,将为我国壮丽版图再添一条横贯东西的能源大动脉,索玛花也将在大凉山盛开得更加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