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滴水石穿培沃土 守得云开见月明 ——中国能建南方建投广西水电集团扶贫工作纪实

  11月7日,光明日报报道了中国能建南方建投广西水电集团扶贫工作综述纪实,以下是报道全文:
  贫如王屋太行山,不移此山誓不还。
  2012年以来,中国能建南方建投广西水电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以帮扶干部为“支点”扎根乡土,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工作,精准“撬动”帮扶村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每一个问题,带领贫困村民准确发力,共奔小康。
  8年一晃匆匆过,回望曾经的贫困村,山还是那座山,生活却已天翻地覆,美丽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一条脱贫路
  岩田村位于广西河池市宜州区,2011年,岩田村338户共1364位村民人均年收入不到1500元。
  “改革开放都30多年了,村民还是很穷,日子过的也很苦。”这是时任帮扶第一书记李慕军初到岩田村最深刻的印象。
  入户遍访让李慕军和村民们的关系越来越好,但对村子了解的深入同时也让他寝食难安,村民分散、缺水少田、道路不通、思想固化……可他依然孜孜不倦地在村头来回奔波,收集资料,不断思考着如何彻底改变岩田村的贫困。“岩田岩田,石头山上才有田”,这句在村子里流传多年的俗语给了李慕军灵感。受地理环境制约,村民们现阶段最需要的不是物资,而是一个彻底打破贫困现状的硬基础,是一条“脱贫路”。
  他将目光放在了村子深处的麻洞屯。一条烂泥路是屯子与外界唯一的连接。下雨之日也是封屯之时的交通状况,严重制约着村民出行和麻洞屯经济发展。
  2012年5月,政府下发退耕还林资金10万元,李慕军就着这个机会积极地进行游说:“老乡们听我说,这笔钱分到你们每个人头上,每个人拿不了太多。但用这笔钱把路修好了,以后你们种的甘蔗就可以很方便的拉到糖厂,越种越多,越卖越好咯!”
  李慕军的提议得到了麻洞屯村民的积极响应,请爆破员、请挖掘机、搬运水泥、敷设路面……大家积极地参与到造路运动中。麻洞屯没有稳定水源,李慕军义务当起了送水员。“在修路的时候,饮用水是最宝贵的,但要赶在雨季前完工,时间很紧,每次出屯取水都要掐好时间。有一次我在屯里住了三天,第二天晚上就没水了,忙到出屯回家,女儿看到我的样子就哭了。”谈起往日的艰辛,李慕军只是淡淡一笑。
  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一条2.2公里长的水泥路修缮完毕,麻洞屯村民外出不便的历史从此画上了句号。
  旧宅与新居
  走进河池市金城江区抜贡镇洞江村异地搬迁的“档案库”,无数温暖的小故事记录着莫振锋驻村工作的每一步。而其中最坚实的印记,要从一位叫莫宏召的村民说起。
  莫振锋记得,他和莫宏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2015年,莫宏召声音很大:“莫书记,我不搬!”
  家住北草屯的莫宏召,很多留守村民一样,大龄,单身,独居。全屯人都搬到了镇上的异地帮扶安置点,唯独他,还守在水、电、路不通的旧宅。
  莫宏召很朴实,只要有人愿意买他养的土鸡,他必会亲自送货下山,言行举止间淳朴、真诚。莫宏召也很固执,只要有人提到搬迁,他必会言辞拒绝,神态倔强,心思复杂。
  “我要养鸡,镇上没场地。”“镇上太热,山里瓦房凉快。”“我不要你们的钱!我有钱!我不搬!”
  倔强的言语间透露着一个村民对旧宅最单纯的依恋。但莫振锋清楚,随着党和政府不断出台和完善针对异地帮扶搬迁群众的利好政策,洞江村民们一定会走出大山,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啃下这块硬骨头,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能少。
  如三顾茅庐般,莫振锋带领帮扶工作队员一次又一次扣响莫宏召的旧宅,同他讲政策,话家常,发动他的亲戚邻居对他进行思想动员,带他到镇上赶圩,向他描绘新洞江村蒸蒸日上的未来。“你看这小洋楼多气派啊,这就是你未来的家,冬暖夏凉,很宽敞,别说养鸡,养猪养牛都可以。”“搬下来吧!乡亲们都等着你呢。”……
  两个星期后的一天,莫宏召来到了莫振锋的办公室:“莫书记,我搬了。”
  他的眼里,终于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和饱满的热情。
  茶园与星空
  在广西水电集团扶贫干部队伍里,李杰有一项至今仍保持的纪录:对口帮扶对两个以上的贫困村。
  2016年,李杰来到了曾集“高、边、远、穷、少”于一体的百色市西林县央龙村。和别人不同,“新官上任”的他没有跟风上项目,而是买来一床一锅一瓢盆,把村委一间不到10平米的小房子当成了自己的家。
  李杰的工作日记详细记录着每一位村民的期盼:“龙汉屯张有祥希望对村屯内的道路进行硬化;渭安屯宋朝明队长希望能解决人畜饮用水困难;央龙屯种茶大户马开发希望能有专家来传授科学种植知识……”详实的文字也为李杰“对症下药”开展帮扶工作提供了思路。
  央龙村海拔高,土质好,对于茶叶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可村民缺乏科学指导,多年来,央龙村的茶叶种植也只能小打小闹。
  “央龙不乏绿水青山,唯独少了开发和运作这些资源的能力。”李杰依托县政府、县科技局两个载体,在村里举办茶叶栽培技术培训班,同时积极利用相关帮扶政策引进外地投资商,为村民打开了规模化种植、销售央龙茶叶,并打响品牌渠道。
  在政府、企业的共同推动下,央龙村“苗岭山”茶叶顺利通过欧盟有机茶机构认证。央龙村也于2016年8月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但李杰并没有因取得成绩沾沾自喜,而是继续思考着如何帮助村民们更上一层楼:“央龙深夜的星空特别明亮,茶园成熟以后,可以组织旅客来观星,村民们讲解。”
  2018年4月,结束对央龙村帮扶工作的李杰向组织申请前往另一个脱贫攻坚的战场:西林县周邦村。“村民们信任我,因此我更要为村民们谋福祉,办实事,早日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李杰斩钉截铁地说。
  火炬和希望
  2020年,广西水电集团新晋帮扶干部卢雷、宾军勇接过了莫振锋、李杰的帮扶“火炬”,继续两村未完的脱贫工作。
  掌握帮扶工作的成果,熟悉建档立卡贫困户,针对性帮助每一位村民解决生产、生活上的问题……有前人栽树,他们上手的速度快了很多,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任务时刻要求着他们做到更细致、更稳固。
  “科学谋划、精细落实,大部分贫困村民脱贫工作已完成,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巩固长期不返贫。从接过‘火炬’那一刻起,我们和各级帮扶工作队员一起,携手父老乡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短短一句话,是卢雷和宾军勇共同的心声,也是所有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人的愿望。
  ……
  完成贫困村道路硬化21.4公里;推动106户村民完成异地搬迁工作;以“金秋助学”活动为切入点为49名儿童的求学梦;发展起有机茶、野山菌、芭蕉芋、山林鸡、山黄牛、黑山猪等成规模、效益好的特色产业,职工实地联系帮扶村、自愿扶贫消费近200万元;
  ……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岩田村披上了新头衔“新农村示范点”,洞江村搭起了“文化长廊”,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央龙村品茶观星,周邦村医疗保险实现全民办理,村民生活用水、用电、电视、电话、网络全覆盖,水泥路、篮球场、戏台添欢乐,社保、教育惠全村,特色产业添财富……2018年洞江村、周邦村宣告脱贫摘帽。2019年,央龙村、岩田村宣告脱贫摘帽。2020年10月,洞江村、周邦村所有贫困户清零。
  从修一条路,到搬每一户,帮扶村蜕变的点点滴滴烙印着广西水电集团精准发力拔穷根的汗水。从贫瘠荒芜,到村貌繁华,田间地头每一个微小、温暖、明白又清楚的细节也仿佛在缓缓地轻唱着村民们脱贫致富的欢歌。

  原文链接:https://wap.gmdaily.cn/article/5dd4e321492742f8b3966143da97a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