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一带一路”上的坚守与奉献————记疫情下并肩奋战的中巴建设者
  25日,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北方工业公司联合承建,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和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具体实施的巴基斯坦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目,在巴东部旁遮普省首府拉合尔和中国北京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运营开通仪式。这标志着巴基斯坦步入“地铁时代”。该项目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是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具体体现,为新时代中巴友谊和合作增添了新内涵。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项目,对推动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打造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抗击疫情的实践充分证明,各国相互支持、团结合作才是战胜疫情的人间正道。疫情期间,“一带一路”项目建设迎风而进、克难而上,包括中巴经济走廊在内的诸多项目喜讯频传。之所以取得这份耀眼的成绩单,离不开那些在项目一线艰苦奋斗、守望相助的中巴两国建设者、坚守者和奉献者们。

生命健康与项目建设“两不误”

  “小车队要注意行车安全,做好日常消杀,后勤组外出采购一定要做好自身防护,办公室注意体温监测。”在疫情最严峻时期,达苏水电站项目部行政管理部负责人成卫东总是会反复强调这些细节,确保大家时时刻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达苏水电站是巴基斯坦政府高度重视的大型水电项目,中国葛洲坝集团参与了相关建设。记者了解到,疫情暴发初期,中方项目部急需储备足够的防疫物资以确保中巴员工的健康安全以及施工进展。为此,成卫东克服通联不便等困难,从首都伊斯兰堡多方联系到检测试剂、消毒液、额温枪、洗手液、酒精喷雾等防疫必需品,并从国内采购了一批常用药品,缓解了燃眉之急。此外,他还通过亲友介绍,为项目部解决了医生短缺的问题。每逢试剂检测也是项目上格外忙碌的日子。高温下,检测人员身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穿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一天得做200多份检测试剂,常常饭也顾不上吃。但成卫东和同事们都毫无怨言,每次检测一丝不苟,尽最大可能阻断疫情传播,确保员工健康安全,保障项目继续推进。

  另一座由中方承建的莫赫曼德水电项目也面临同样的考验。疫情期间,对工作区域进行喷雾消杀、张贴疫情防控宣传海报、普及相关知识等工作对杨小强来说是日常工作。作为项目部修理厂队长,他一手担起了队里的疫情防控和宣传工作。由于队里中巴籍员工之间存在语言交流不通、文化习俗各异等客观情况,对疫情的认知水平也各有高低。为了让大家理解、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杨小强每天都要事无巨细地向员工们提点疫情防护要求,还下载了许多疫情图片和视频,努力把疫情防控宣传到中巴两国每一位员工心中。

  正是在中巴员工的坚守与共同协作之下,在全力保障两国员工生命健康的基础上,诸多项目在疫情期间不仅没有被严重耽搁,而且还取得了积极进展。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上半年,达苏水电站项目已取得导流洞、交通洞、架桥等多个施工项目的阶段性进展,其中B号导流洞顺利实现贯通,较原计划工期提前了6天。莫赫曼德水电项目也积极推进了办公楼建设等工作。另一个重点水电项目,也是中巴经济走廊下的重点项目苏基·克纳里水电站也在厂房建设、引水隧洞挖掘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目前,上述水电项目的其他相关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未来成果值得期待。

中巴员工和当地民众守望相助

  回顾巴基斯坦疫情最严峻的那段时期,项目上的中巴员工紧密抱团,守望相助,彼此以兄弟情义相助相待,为传统的中巴友谊续写了新的动人故事。在一些项目实行封闭式管理初期,同中方员工一样,很多巴方员工也是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思想包袱,有家不能归,担心亲人,属人之常情。佐勒菲卡尔曾在其他水电项目上从事了5年多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2018年年底加入苏基·克纳里项目之后被提拔为现场巴方安全员班长,管理着8名巴方安全员,可以说是一名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佐勒菲卡尔的家乡在克什米尔地区,交通不便,而他5岁的小儿子在疫情期间生病了,令当时已经有近两个月没有回家的他十分担心。与佐勒菲卡尔同在一个部门工作的中方负责人张西杰在了解了情况并确认孩子病情无大碍之后,安排了一名在家待岗的巴方员工携带慰问品专门前去看望和慰问。佐勒菲卡尔在得知此事后非常感动,决定不回家继续坚守岗位,并积极去开导和帮助其他思想包袱较重的巴方员工。

  疫情期间维护员工们最关注的切身利益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因生活方式存在差异,绝大部分巴方员工在每月工资发放后都有将钱送回家里的习惯。苏基·克纳里水电项目实行封闭式管理后,为了解决巴方员工的日常汇款难题,项目部的侯晓辉积极采取措施,通过驻地军方联系了巴当地电子转账机构,每月工资发放后,转账机构工作人员进场,身穿防护服,做好防护措施,为现场巴方员工以0费率将工资转账至家人手机卡账户,解决了巴方员工最关切的生活难题。

  实际上,疫情期间中巴守望相助的故事不仅局限于项目上的两国员工群体之间,还发生在当地民间社会之中,涉及各个领域,广泛深入民心。达苏水电站项目部组织项目员工开展捐款活动,为当地135户困难家庭送去了来自中国的关心关爱。活动由项目部党支部、工会发起倡议,中巴员工自愿捐款,共计筹集善款40余万卢比,购买了米、面、油、白糖等生活物资,捐给了当地困难家庭,助其渡过疫情难关。莫赫曼德项目部也在疫情期间向项目业主、军方捐赠了一批抗疫物资,展现了中方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中巴两国各界之间的情义。

疫情中的责任与担当

  随着巴基斯坦疫情出现稳定迹象,复工复产有序推进,项目上的坚守者和奉献者的工作更加忙碌起来。在莫赫曼德水电项目上,一些机械设备开始陆陆续续进场,与外来的设备厂家的交接就成了疫情防控最大的薄弱点。“你们都别来了,我一个人够了。”每次进行设备交接时,杨小强都是独自一人穿戴好防护用品,前去和设备厂家交流,进行验收。当同事说“下次让我上吧”,他淡然地说“谁上都一样”。面对大家的称赞,他总是一笑了之,又继续去做自己的工作。“疫情防控无小事,把小事做好就是不小的事。”杨小强经常这样说。

  而对于达苏水电项目上的成卫东来说,送迎回家的坚守者和返巴的逆行者又成了新的任务。为了确保人员正常轮换,需要有人在伊斯兰堡机场迎来送往,成卫东得知后主动接过这项重任,从此以后,他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前往伊斯兰堡。为了做好接送工作,成卫东总是提前去伊斯兰堡,早早地安排好住宿、安保、车辆等事项,让每一位同事安心顺利地出行。每当遇见飞机晚点或其他突发情况,他深夜依旧在机场忙碌,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接来了一批批的逆行者,送走了一批批回家的人,而他自己已经连续一年多未回家。当有人问他何时回家休假时,成卫东淡然一笑说:“我的任务就是把大家都平安地送回家。”

  在苏基·克纳里水电项目上,张西杰还在继续为存在实际困难的中巴员工解决各项难题。较长时期的封闭式管理打破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少数员工特别是施工一线的员工容易出现心理压力较大、焦虑失眠等现象。张西杰继续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通过逐个谈心谈话闲聊等方式,了解员工们的诉求,掌握他们的思想状态,督促解决现实问题,并悉心为一线员工讲解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回国休假航班等方面的最新动态信息,以便缓解员工的焦虑情绪,也因此获得了员工们的理解。张西杰表示:“面对安全生产及疫情防控双重压力,虽心力交瘁,但疫情就是命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就应该顶上去。”

  来自苏基·克纳里水电项目的巴方员工萨义德获得了项目部上半年优秀巴籍员工称号。萨义德的家就在项目部主营地附近约一公里的地方,但是自实施封闭式管理以来,他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面对疫情防控突然增加的工作量,他从不抱怨。萨义德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这么严重的时候,这么多的中国朋友还在帮助巴人民建设自己的家乡,他当然不能离开,一定要和中国朋友并肩作战,共同克服困难。

    报道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0-10/27/nw.D110000gmrb_20201027_1-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