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专栏 > 文化园地 > 文学
视力保护:
春晴踏青
来源:江苏电建一公司 作者:周镜 日期:2019-04-12 字号:[ ]
  告别了“无言独上西楼”的缠绵,告别了“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春寒,告别了“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的朦胧,终于迎来了“千里莺啼绿映红”的莺歌嫣红。
  我知道,江南的春来了。若再耐住性子肥宅家中,恐怕就要“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听说,梅花山是个踏青的好去处,我决定一探究竟。
  到苜蓿园,买了门票,步行约一公里便抵达钟山风景区了。扫码入园后,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桃花,还有一些风卷残云后的樱花和梅花。山外是一条小溪,溪边倒垂着几树杨柳。缓缓的流水与低矮的青山互为映衬,绿水中倒映着桃花,桃花的眼中也有绿水。我不禁想起了两句诗,一古一今:“春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桃花依旧笑春风”。
  最是一年春好处。春天是四季中最迷人的,宛如青少年时期的少男少女,虽不是人间尤物,却又形形色色美得不可名状。要是再下点雨就更浪漫了,“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雨是很浪漫的,不仅带来了希望,也为烂漫的春季增添了几分俏皮。春雨是感觉不到寒的,因为杨柳(留)想要留住你呀。今天踏青没下雨,倒觉得美中不足了。
  走过几条弯弯曲曲、铺满小石的逡巡小路,一路向西到了明孝陵。过了下马坊、神道、御河桥,便到了碑殿。碑殿中的石碑上刻着“治隆唐宋”四个大字。
  古代最庄重的一件事便是盖棺论定。一人的功过须等他死后由后人来评定,以显客观公正。“治隆唐宋”四个字虽有笼络人心之嫌,多半确是发自肺腑。明太祖一生由淮右布衣到“驱逐胡虏、平定天下”,以奋斗书写了不平凡的一生,其励志经历至今仍引人入胜。但最让人佩服的却是建国后“下马牧民”,“凡其制度,准今酌古,咸极周详,非独后代莫能越其范围”。
  一代新朝换旧朝。站在前朝的肩上规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是最难的。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的目的便是有序,便是文明的本质。在动物界,进食、交配、领地等全凭武力,今日你说了算,明日他说了算。反观人类,衣食住行、为人处世、社会交流等都井然有序。文明的产生和进步都是偶然的小概率事件,假如你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话,就会知道真正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变化,都是趋向于退步和无序的。要追求文明进步,首先要考虑能够改变什么?比如制度、习惯可以改变,人种、性别就很难改变。所以我们只能通过改变制度来提高素质,而不是通过改变素质去提高制度。
  有明一朝坐享277年的江山,大部分制度均由明太祖制订,一些制度流传至今。这才是康熙称赞明太祖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的原因。
  我又想起了栖霞山有秦始皇当年临江眺望的地方。人们仰望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也敬佩那些通过努力对历史作出贡献的人,至于稗官野史只能沦落为茶余饭后的街谈巷议了。感念于“秦王扫六合”愤于东海寻仙,我诌了四句打油诗:
  栖霞红枫雪花卷,始皇临江妄成仙。
  闭门煨酒猫依眠,不笑人间只笑仙。
  刹那间,朵朵桃花仿佛化作了“治隆唐宋”“三民主义”“规范运作”。踏青归来时,看到车辆和人行井然有序、人们言行越来越文明,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忽然发现,我们朝着文明的方向又前进了一大步。


打印】 【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