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专栏 > 文化园地 > 文学
视力保护:
春节记忆之年夜饭
来源:东电一公司 作者:於学文 日期:2019-02-24 字号:[ ]
  又要过年了,年夜饭也将相约而至。
  年夜饭,顾名思义,指农历除夕的聚餐,一年一次的“团圆饭”,展示的是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因此“年夜饭”意义,远远超出饮食的范围,那是一种饮食文化,里面凝聚着浓浓的亲情。
  有年夜饭的记忆,应该是六七岁的时候,正值六十年代末期。家在农村,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杀年猪,条件好的还会宰羊。进入腊月,就开始有可“年”的气氛和味道了。大人们忙着准备年货,孩子们嚷着要新衣服,去街里买鞭炮。东北的家家户户要蒸粘豆包,蒸白馒头,忙得不亦乐乎。而腊月里的重头戏,就是“年夜饭”,平时吃喝不那么在意的乡邻们,要翻着花样做好年夜饭。
  记得小时候大年三十这一天,全家人都会早早地起床,父亲去杀鸡宰鸭,将冻在外边的猪肉、鱼肉、冻豆腐等拿进室内解冻。母亲则忙着准备年夜饭。那时候的年夜饭非常简单,东北一般是杀猪菜(酸菜、白肉、粉条、血肠、冻豆腐等)、红烧肉、猪蹄、小鸡炖蘑菇、木耳炒肉、黄花菜炒肉、炒白菜片、土豆丝等。母亲还会自己做皮冻,将干净无油的猪皮切碎,加上调料包,用清水熬制。等汤凉了,再加一些香菜。一大锅清澈透明的皮冻堪称下酒,解腻的“绝配”,深受大人孩子青睐。
  参加工作后的八十年代,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政策,百姓家里“年夜晚”也丰富了很多,除了传统鸡鸭鱼肉等菜肴,还增加了海鲜,爽口拌菜等内容。因为蔬菜大棚的出现,黄瓜,芸豆、辣椒、西红柿等“反季蔬菜”也出现在东北百姓的餐桌上,使“年夜饭”变得更加五颜六色、丰富多彩。
  九十年代,在内蒙古元宝山电厂施工时,由于工期紧张,一些职工的要在春节期间上班,大家的年夜饭要在职工食堂吃。除夕这天,食堂会为大家准备好热气腾腾的饭菜和酒水,还会为职工包上充满爱心的过年饺子。大家在一起,把酒言欢,场面热烈。
  记得九八年春节,因施工现场工作繁忙不能回家过年,远在几百里之外的妻子准备了一大堆各样年货,带着不满十岁的儿子风尘仆仆赶到施工现场。那是我第一次没在家里陪父母过春节,但“年夜饭”却依旧不能简单。心灵手巧的妻子做了的孜然牛肉、酱焖鲫鱼、清水猪蹄,笨鸡炖蘑菇等家乡菜,还炖了一锅自己腌制的排骨酸菜,倒也是别具一格,有滋有味。
  如今,年夜饭早已不再是孩子们的渴望,丰衣足食的百姓日子过得天天如“新年”一般。除夕的年夜饭,人们可以选择自己烹制,可以选择网络订购“半成品”,也可以选择去酒店“坐享其成”,但年夜饭的文化,不会轻易从大家的记忆中消失,因为,这里有浓浓亲情,这里有淡淡乡愁,还有对那挥之不去的“团圆”文化。


打印】 【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