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专栏 > 文化园地 > 文学
视力保护:
赏雪
来源:湖南火电 作者:肖牧 日期:2018-02-07 字号:[ ]
  清晨在半睡半醒之间听到妻子在欢呼雀跃:哇!真的下雪啦,好美的雪啊!妻子对雪几乎是偏执的喜爱,期盼这场雪约有十来天了,最近这几天更是频繁的期待。在妻子的赞叹中,我鱼跃起床,跑到窗前看雪。看着雪,突然回忆起了小时候与伙伴们在雪中嬉戏不归的欢乐,想起了在新疆工作期间穿梭雪中时发出的“吱吱”踏雪之声。我想在这个时候应该也有许多人,他们在窗前看雪或在雪中行走,在感叹、赞美、欢呼这场雪吧。
  古往今来,雪本身是圣洁的,然而作为一种寄物,常常被文人墨客、圣主明君流诸笔端,触景生情时,尽情地寄托处境与情怀,也就蕴含了许多的意义。有如柳宗元在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时所作《江雪》中,他用“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来寄托自己即便失败也不因循守旧的意志和清高而孤傲的情感;又如白居易晚年隐居在洛阳时所作《问刘十九》中,他用“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来寄托他对好友的炽热的情谊和思念;又如高适在自己郁郁不得志送友人时所作《别董大》中,用“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来衬托送别的场景,却用“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来挥洒对朋友和自己的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和自己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此时的雪尽显苍劲力量;又如卢纶在边塞军营生活时所作《塞下曲》中,“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描绘了在雄浑肃穆的边塞,粗犷豪迈的将士戍守边疆追击敌人的场景,这里以雪的寒冷衬托出将士杀敌的热情,寄予了对戍边将士在保家卫国作战中的勇猛刚毅的敬佩之情;又如纳兰性德在随康熙出征时所作《长相思》中,“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描绘了营帐外风雪交加,而账内无法入睡思念家园难以承受的情景,风雪交加的凛冽更能衬托出他的思乡之切;又如陈毅将军在全国人民正经历严峻考验的时期所作《青松》中,“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用大雪来形容那个时期所面临的艰难处境,而青松傲立雪中的场景,更显现了青松的挺拔和坚毅,寓意了一种绝不向困难低头的雄壮气魄;又如毛主席率领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在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时,毛主席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时有感而发,所作《沁园春·雪》中,“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以雪的意境,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奇伟雄浑和生机勃勃,字里行间中毛主席的豪迈胸怀与指点江山的雄伟气魄跃然纸上。
  雪被这么一“伺弄”,经过历史的沉淀,愈发显得灵动而富有生机,让人喜爱不已。我也由衷地喜欢雪,特别喜欢大雪纷飞的时候,静静地站在雪中,任她肆意挥舞,时间会变得很慢,仿佛是一场穆斯林的洗礼,带来的是圣洁、向善与美好,我想我妻子对雪的偏爱大抵也是如此。



打印】 【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