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 头条
视力保护:
【改革开放40年】打造非电业务重要增长极
来源: 作者:李艳芳 日期:2018-12-28 字号:[ ]
  港珠澳大桥、“中国天眼”FAST工程、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武汉海绵城市样板工程、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哈萨克斯坦水泥生产线项目、卡塔尔大型供水工程……一座座由中国能建参建的非电工程次第花开,熠熠生辉,让城市更宜居,为生活添美好。

  40年砥砺奋进,作为电力工程建设领域的国家队,中国能建始终紧跟国家政策,把握市场脉搏,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积极拓展市政工程、公路桥梁、轨道交通、港口码头、环保、房建等非电业务领域,在改革中激发活力,在转型中谋求突破,走出了电力与非电并重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改革,拓展业务增长点


  一桥飞架伶仃洋,从此天堑变通途。10月24日,我国又一项世界级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式建成通车。从开工到通车,历时9年,中国能建作为其中一员,承担了非通航孔桥、钢索塔等的运输工作,创下国内多项运输纪录,并承建珠海110千伏人工岛输变电工程,为港珠澳大桥提供可靠供电,在伶仃洋书写世界桥梁建设的奇迹。
  全泥沙层、半沙半土层、黏土层、鹅卵石层,再加上地震带,共同构成了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的地质环境。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中国能建建设者攻坚克难,历经720个日夜,掘进隧洞4250米,开创了首次采用大直径隧洞穿越黄河等我国的数个技术先例,成功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中施工难度最高、立交规模最大的控制性工程——穿黄隧道工程,实现了长江与黄河的“交汇”。
  这是中国能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缩影。
  1989年,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凭借宜昌-黄石一级公路项目进入非电领域。此后,中国能建所属企业相继参建了大广北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等工程,三峡乐天溪大桥等桥隧工程,湖北武孝城际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西藏拉日铁路等铁路工程,以及我国第一大船坞——大连新船重工30万吨船坞扩建工程、宁波大榭集装箱码头等港口航道工程,云南昆明机场、四川九黄机场、深圳黄田机场等工程……这些项目不仅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铺就了坦途,也锻造着中国能建成为非电市场的一支有生力量。
  在非电领域,中国能建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并力争有所作为,通过发挥优势,创新商业模式,寻找商业机会,突破高端市场,工程建设呈现“多点开花”之势。
  以“EPC+延期支付”模式建设的聊城市东昌府区棚户区改造安置工程,包含17个安置区,一期优质履约,二期顺利签约;以PPP模式承建首个综合管廊项目——合肥高新区综合管廊一期工程主体结构全线完工,预计今年年底正式投运;污水治理方面,负责实施的温岭市牧屿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及管网工程、荆门市竹皮河流域水治理、陕西渭南北水厂、阜阳市水系综合整治、海口市鸭尾溪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进展顺利;以BOT模式建设运营湖北荆襄高速公路,取得良好运营效果,树立了典范……
  据统计,自2011年成立以来,中国能建非电业务年均增长超过21%,成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开放,赢得发展新空间

  漫漫黄沙无边,茫茫荒漠连绵。地处中东的卡塔尔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国家之一。在这里,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承建的默加大型供水工程E标段,包括5座496000立方米的蓄水池、1座加压泵站,以及33.2公里长的主管线和其他辅助设施,是世界上单体最大的蓄水池,建成后将与周围的淡水处理厂一起,形成一个综合性的供水系统,保障当地居民饮用水安全。

  在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同时,中国能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向公路、桥梁、供水、灌溉、房建等非电领域拓展,打造出一座座友谊丰碑。
  在亚洲,老挝最大的灌溉工程——色萨拉龙-赛格灌溉项目为老挝中南部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和人畜饮食提供了用水保障;巴基斯坦E35高速公路加强了巴基斯坦与中国的互通互联,惠及当地10万余民众;设计日产熟料2500吨的哈萨克斯坦水泥生产线,投运后将有效改善哈萨克斯坦油井水泥依赖进口的局面……
  在非洲,矗立在尼日尔河上的中国援助西非最大工程——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缓解了当地交通困窘的局面,被视为中马友谊的纽带;赤道几内亚马拉博污水处理工程,是该国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大型市政工程;加纳凯蓬供水扩建工程,有效改善了当地居民用水卫生状况,获评2017年“中国境外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
  在南美洲,由中国能建勘察、开发、设计和施工的委内瑞拉埃罗莎-曼特卡尔农业发展工程,有效解决了当地雨季洪水泛滥的问题,助力农业和渔业健康发展;巴西圣诺伦索供水项目,设计日供水能力41万吨,将有效缓解当地用水紧张状况;厄瓜多尔雅蔡知识城项目已初具规模,被誉为“南美硅谷”……
  坚持合作共赢的中国能建,以出色的设计能力、精细的施工管理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世界送上了一份份高品质的“中国建造”,在拓宽自身发展空间的同时,助力世界各国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科技,激活转型新动能


  2016年11月,“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工程”)正式启用。这只能接收137亿光年以外电磁信号的巨大“耳朵”,将人类的目光延伸到浩瀚宇宙的边缘,成为探索宇宙起源的有力工具。
  历时7年半,从方案设计优化到制造、安全工程咨询服务,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华北院完成了该工程核心结构——馈源舱馈源塔的设计安装工作。
  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中国能建在谋转型中勇于探索,将在电力能源建设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延伸到非电领域,并在水环境治理、固废处理等细分业务方面持续提升技术水平,激活发展新动能,非电工程业务圈越做越大。
  城市水环境治理,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满意度。从臭气熏天到碧波荡漾,葛洲坝集团绿园公司基于热致相分离技术的膜法水处理模式,为我国水处理领域提供了先进的解决方案。依托强大的技术支撑,葛洲坝集团环保业务覆盖污水处理、河道整治、污泥处理等领域,拥有多项专利和技术成果,累计承接环保工程金额近200亿元。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由葛洲坝五公司承建的武汉市青山公园、钢城四小等城市海绵工程,多次经受住大雨的考验,有效提升了武汉市防洪、排涝、水资源配置和水系综合整治水平。
  科技创新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根”与“魂”。依靠科技创新,中国能建正汇聚更强劲的动力源,以更坚实的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向着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公司的目标稳步前行。



打印】 【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