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专栏 > 重点专题 > 初心能见 > 历史口述
视力保护:
让梦想照进现实
来源: 作者:特约通讯员 王靖轩 本报记者 陈哲 日期:2018-10-31 字号:[ ]
  【人物简介】

   倪念先,1929年4月14日出生于四川省威远县,1950年5月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专业毕业,先后在原中央燃料工业部电业管理总局东北设计分局、原东北电业管理局哈尔滨设计室等单位工作;1978年10月至1989年4月,曾任黑龙江省电力设计院院长。1953年、1954年获长春市劳动模范称号。

  乐观坚强、正直果敢,是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他一生与电力事业相伴,把自己扎根在了黑土地上,不断朝着电力梦想跋涉。在他的眼中,发电厂和高压线,是最美的风景,一辈子看不够。

  他就是中国能建黑龙江院原院长倪念先,见证了黑龙江院从仅有20几人的哈尔滨电业局设计科到国家甲级电力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从仅能设计66千伏以下送变电工程,到迈入火电大机组专业设计院行列。

  2017年4月26日,记者专程登门采访倪念先,聆听了他所经历的那些梦想照进现实的传奇故事。然而,在采访结束后仅22天的5月17日,倪念先与世长辞,享年89岁。斯人已逝,但他所代表的老一辈电力人的精神,将被永远传承下去。


坚定信念决心实现梦想


  1958年,倪念先调任黑龙江电业局电力设计所(黑龙江院前身)所长。“那时,国家电力建设全面铺开,各省级设计院急需技术人员。一个铺盖卷、两手空空,没讲任何条件、没有任何情绪,我就从东北院来到了黑龙江院。”倪念先说。

  万事开头难,当时是“一穷二白”:一共20几个人,设计人员拉计算尺、手工制图,勘测人员“推磨”钻探,设备还是二手苏联钻机……

  “穷也得咬牙干,不管基础如何,只要我来,就有责任、有义务把黑龙江的电力事业干起来。当时就是这么一股劲、一种决心。”倪念先回忆道。组织队伍,培训技术人才,到各地找项目积累经验…… 就这样,倪念先朝着自己的梦想忙碌着。

  1958年7月,倪念先带领设计人员,完成了一台5700千瓦老机组的搬迁工作,黑龙江院第一次拥有了发电厂的设计经验。

  上世纪60年代初,供电控制系统设备大多采用的还是“傻、大、粗”的晶体管设备,不利于后期系统改造升级。针对这一问题,倪念先动起了脑筋,提出对发电厂、变电所的监控和操作二次线系统实施选线化和弱电化技术改造,把原来用的强电设备和系统,改造为更小巧的弱电设备。

  为此,倪念先到处找资料、做调研,并首次在哈尔滨电业局故乡变电所进行改造试验。改造后的系统实现了监控和操作设备小型化,大大降低了控制室的建筑体积和建设投资。后来,选线化、弱电化改造方案获得水电部认可,推广至全国。“我还获得了一支钢笔的奖励,我觉得这是我这辈子做过的最重要的一件事。”说起这段历史,倪念先倍感自豪。


观察细微攻克行业顽疾


  1965年,倪念先到德国柏林参观发电厂,循环水系统管道中的小胶球,一下子引起了他的注意。德国技术人员介绍说这种小球能去污垢,提高循环水效率,但对具体原理“保密”。

  倪念先随手从堆积废弃小胶球的箱子中抓了一把,放在了口袋里。回国后,他找人对带回的样品进行技术攻关。

  最终,小胶球的秘密解开了。这是一种与水比重相同的橡胶球,把这种小胶球放到循环水管道中,可以不断地撞击管道壁,击碎管道壁上的污垢。知道了答案,倪念先马上在长春找人试制了一批,送到天津三电厂进行胶球冲洗凝汽器试验,最终试验成功并正式投入运行。过去2个星期电厂就要停机清理一次循环水系统的管道,现在3个月不用停机,这项技术也在全国电厂得到了推广。

  1977年,经原水电部批准,黑龙江院正式成立,作为第一任院长,爱做梦的倪念先设定了目标:尽快解决闹电荒的局面,争取做20万大机组发电设计,争取做220千伏的送变电设计。

  机遇垂青有准备的人。煤矸石是采煤过程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长期堆积,数量不小。鸡西矿务局提出,是否能设计一座全国最大的煤矸石电厂。由于煤矸石的燃烧效率不高,设计一套大型的上煤系统成了关键问题。

  倪念先带领设计人员,把办公室直接搬到了项目现场。经过不断摸索,倪念先总结出了大型上煤系统的设计经验,圆满完成了当时全国最大的鸡西矿务局滴道煤矸石电厂2万千瓦煤矸石供热电厂的设计任务。


敢于尝试实现最初梦想


  有了大型上煤系统的设计经验,迈开步子的倪念先信心更坚定,思路更明确,离设定的目标、心中的梦想也越来越近。

  “梦想谁都会有,但只有为之痴迷、努力拼搏,梦想才会照进现实。”倪念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当时,国家计划在黑龙江省鹤岗市建设一座160万千瓦发电厂。得知这条消息,倪念先心生疑虑:鹤岗是煤城,把厂址选在这里,可以减少煤炭运输成本;但鹤岗的基础条件比较落后,电力送出是个大问题。“电厂能不能改在外部条件更好的哈尔滨建设?”倪念先的大胆设想,也引来不少质疑之声。

  倪念先一边以个人名义多次和东北电力管理局、水电部沟通,一边带上设计人员考察哈尔滨市地理环境。他先后在哈尔滨市区、阿城、双城、宾县、呼兰等地选了10几个厂址,察看厂址跑了36趟。最终,《哈尔滨第三发电厂(160万千瓦)规划论证和选厂报告书》

得到了上级批准。“1984年9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视察哈尔滨第三电厂时评价,厂址选得好、外部条件也很好。”倪念先回忆道。

  在随后的日子里,倪念先带领设计人员先后开展了哈热电厂、牡二电厂、大连北海头热电厂以及全国最大的供热电厂——沈海热电厂等工程的设计工作。小院有了大作为。“信得过、能力强”,社会各界的赞誉之声不断。倪念先终于在自己的追梦路上又跨出了一大步。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爱做梦的倪念先又开始编织自己的梦想了。扩大业务、技术改造、无人值守等一大堆与时俱进的想法,在他的头脑中酝酿着。

  说起梦想,早已退休的倪念先依旧满怀激情。他拿出自己珍藏的几页稿纸,工整的字体写着他的梦想:“我想将未圆的第三梦的内容叙述出来,希望有益于我院发展。要研制新产品,探索新技术;争取设计并建成第一座无人监控式发电厂……”微微泛黄的纸上,这些内容清晰可见。

  倪念先给自己算过一笔账,在黑龙江院31年的设计生涯里,他在黑龙江省内外一共设计了81座电厂,参与了全省几乎全部的22万千伏送电线路设计。“回头看我参与过的工程,没有一项出现过设计失误和工程事故。”这是倪念先对自己最满意的评价。

  从修补小机组到多个全国第一,倪念先直到最后一刻,还在追赶梦想的道路上奔跑着。



打印】 【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