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专栏 > 重点专题 > 初心能见 > 历史口述
视力保护:
永不磨灭的“大扒杆”精神
来源: 作者:特约通讯员 郁爱定 日期:2018-10-10 字号:[ ]
  【人物简介】

  柯毓柱,1938年出生于浙江省桐庐县。1955年在湖州发电厂参加工作,1958年调入浙江省电力安装公司火电工程处。曾担任浙江省火电工程处主任,浙江省火电建设公司经理、党委书记等职。1994年调到浙江省电力工业局,先后担任过政工处处长、纪检组长等职。
  当谈起浙江火电一路发展起来的故事,柯毓柱如数家珍,侃侃而谈。
  浙江火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漫长发展历程中,记录着中国火电发展的轨迹;年近八旬的柯毓柱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见证着浙江火电曲折的成长历程。
  尤其说到当年在艰苦环境下和工友们研发制作的“德立克”大扒杆时,自豪的笑容溢于言表。这笑容背后凝聚着的是当年无数的汗水与泪水,到如今都已付诸谈笑间。


艰难的岁月  坚韧的人


  1958年,当时国家正处于“大跃进”时期,浙江省电力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浙江省电力安装公司(浙江火电旧称)在这一年底成立,刚刚20岁、风华正茂的柯毓柱成为该公司第一批员工。
  还没等柯毓柱好好感受新单位的好光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就来了,让人有点措手不及。到1962年末,职工总数最高达到1206人的浙江省电力安装公司,职工人数一度曾下降到了104人,单位名称也从浙江省电力安装公司改成了机电安装队。
  “那时为了能生存,不论什么单位,饭店、浴室只要有活儿,我们都干。”柯毓柱讲述当年的那一段艰难岁月。
  这种困难情况一直延续到1969年。那一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在安吉县梅溪建一座装机容量50兆瓦的发电厂,需要安装2台25兆瓦机组。这个时候,浙江火电的发展才有了新的希望。


蚂蚁啃骨头  造出“洋扒杆”


  梅溪发电厂当时是浙江省最大的火力发电厂,面临这样一个大工程,浙江火电全体职工既欢欣鼓舞,又有忧虑。靠原有的那些家当,要安装这么大的机组是难以完成的,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吊装机具,原有的几根土扒杆根本行不通。
  制造一台适合梅溪电厂的大扒杆,仅钢材就需七八十吨,还需要设计和拼接,而浙江火电的条件简陋得让人难以置信。当时有人戏称,浙江火电所有的家当加在一起,都装不满一辆东风牌货车。
  在那个时代,机遇与困难并存。经领导和技术人员研究,决定自己动手,制造一台最大起重量为60吨,名为“德立克”的洋扒杆。
  “我当时所在的锅炉班,负责68米长的动杆的设计制作,设计由班里的技术员王枫林负责,设计工作室是我们三个人住的集体宿舍,工作台是三张床和一张没有抽屉的小木桌,参考资料大多是王枫林自己掏钱买的。”柯毓柱感叹道。
  在动杆制作过程中,整体拼装工作尤其令他们头痛。柯毓柱表示,当年不仅缺少相应的工具,连人手都不够用,所有的力气活都得自己干。
  “拼装平台就是在两栋宿舍门口的一块空地上铺一块长4米、宽2米、厚20多毫米的钢板搁在两根枕木上。起重工具是一副自制的三脚扒杆,一只链条葫芦和几根杠棒及绳子。”说起当年拼装的场景,柯毓柱自己都忍不住要笑。近2吨重的支架,几百千克重的角钢等零件,都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一步一步拼接完成的。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柯毓柱的团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用蚂蚁啃骨头的力法,终于把大扒杆造出来了,其质量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检验。这不仅为梅溪电厂的施工创造了条件,也为后来半山电厂二期扩建2台50兆瓦机组的安装铺平了道路。
  大扒杆的制造及其发挥的作用,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赞许,载入了中国电力工业的史册。


迈出第一步  驶上“快车道”


  据《浙江电力工业志》记载,1970年以前,浙江火电施工队伍先后在全省各地安装200千瓦到12兆瓦汽轮发电机组、柴油发电机组52台,小水电机组7台,总装机容量160.6兆瓦。梅溪电厂、半山电厂二期扩建安装4台机组,容量达到175兆瓦。
  “梅溪电厂是浙江火电走出低谷,踏上振兴之路的起点。”柯毓柱感慨道。1977年末,浙江电力安装公司职工人数增加到了1049人。1978年开始安装125兆千瓦机组,10年后,就安装600兆瓦机组了。安装镇海电厂1号机组时,全国一年内投产的发电机组,总共是5000兆瓦。
  “从1958年,浙江电力安装公司成立的那一年底来到这,直到1994年初调离公司,三十多年啦,时间过的真是快啊。”柯毓柱望着窗外说道,“浙江火电发展越来越好,我也高兴。”
  截至2016年5月,浙江火电已累计完成大型电力机组280多台,总容量超过7万兆瓦。承接的工程在中国电力建设史上创造了多项第一:1991年,该公司参建的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胜利建成,成为新中国自力更生、和平利用核能的典范;2006年,承建的全国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华能玉环电厂一号机成功投产,实现了我国电站建设能力从600兆瓦向百万千瓦等级的成功跨越;2009年,承建的全球首台AP1000核电机组——三门核电常规岛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世界核电建设迈进了AP1000的新里程;2014年,中标山东石岛湾CAP1400核岛工程,成功进入核电核心施工领域,实现了核岛施工的重大突破。
  如今,随着浙江火电半个世纪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更新换代,大扒杆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当年参与制造和使用过大扒杆的人,大多已过着闲适的退休生活,有几位已经告别人世。但大扒杆所体现的火电精神,仍然是浙江火电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火电公司发展实践也已经表明,这种精神得到了薪火相承,代代相传。



打印】 【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