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good!”(两手都竖起大拇指)
“你好。”
“Selamat pagi”(马来语早上好,读音:史拉玛.巴基)
每天清晨,在中国能建天津电建马来西亚巴林基安项目部生活区,你经常会遇到一群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的外国人。他们每人手里都拎着几个大瓶子,一见到中国人显得尤为热情,一边竖起大拇指,一边和中国朋友打招呼、亲切问候。文章开头一系列“中英马文”俨然成了他们的口头禅。有时他们还会把手里的香蕉、榴莲等水果赠送给项目部的员工。
也许你会认为他们是中国能建天津电建的属地工人,但他们上着背心、下穿拖鞋,与被工作服、劳保鞋、安全帽等全副武装起来的工人完全两样。而且那些灌满水的大瓶子足够他喝好些天,哪有带这么多水去干活的工人呢?
其实他们是当地土著人,他们来项目部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取”干净的饮用水。
事情还要追溯到两年前。当时中国能建天津电建马来西亚巴林基安项目部人员刚刚进场,大家第一次走进热带雨林,面对周围绿树成片、鸟儿成群、蚊虫成堆的大森林,都是无比的兴奋。但很快严酷的现实摆在面前,因为现场位于森林深处、交通不便,现场距离最近的小镇思拉奥都有40公里远,去一趟诗巫(最近的城市)来回不下5个小时。城市很远,距离最近的补给点思拉奥的泥路走起来异常艰难,平时所需的蔬菜与粮食可以按周采购供应,但水的问题是个老大难。东南亚地区常年高温,洗菜、做饭、饮用、洗澡等样样都离不开水。
虽然刚开始进场的时候还处于雨季,基本上天天都下雨,但这种“无根水”,用它洗个澡还行,用来做饭和饮用却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重要问题说三遍。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一直都是我们中国人的优良传统,虽然人在国外,但心还是中国心,人还是中国人。
说干就干,策划为先。其实解决方案无外乎“地下打井、雨天接水、河中抽水”这三种。经过多方论证,“地下打井”由于矿物质含量高不可取,“雨天接水”靠天太被动,最终“河中抽水”方案获得批准采用。水源就选取了距离现场约5公里的巴林基安河,经过施工单位加班加点连续施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引水工程就顺利结束了。为了保证水的品质,中国能建天津电建配置了净化水配套设施,普通洗澡等日常用水经过两级净化,而饮用水经过三级净化,完全达到国内直饮水标准。水的问题解决了,员工们喝着甘甜的“异国河水”,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随着工程的逐步铺开,中国能建天津电建现场有干净直饮水的消息不胫而走,这自然也引起了当地人的关注。当地土著人家庭用日常生活水仍旧是靠天吃饭,家家户户都在屋檐下安装几个大桶,用来收集雨水。平时的洗衣做饭都用雨水,就是饮用也是直接喝桶里的雨水。由于当地人没有喝开水的习惯,所以痢疾等疾病的发生较为普遍。
看见项目部的净水装置他们都非常羡慕,一开始总是半夜悄悄的来“偷水”,保卫将这一情况及时上报了项目领导。项目部本着“共赢致和、行稳致远”的理念,同意把这些“地主”请进来,一是保障当地人正常饮水需求,二是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三是展现中国人的热情友好。就这样,大家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
现在,中国能建天津电建林中水站的名气越来越大,每天都有来这里取水的附近土著居民。项目部每天早上、中午固定时段安排专人负责给土著人灌水。土著居民在充分感受到中国人的热情友好后,他们都慕名而来主动要求加入到工程建设的队伍中,这也极大缓解了项目部的用工需求。
就这样,友好和谐的一幕每天都在这里上演着,热带雨林中的真情也就么传递着…… |